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巧用“五心留人术”——赣湘楼黎晶分享

经营案例 阅读量: 2
留人,除了要提供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外,更要巧用“五心留人术”,与员工以心换心,才能不仅留住员工的人,还能留住员工的心,让员工和企业捆绑在一起,风雨同舟,共同成长。
巧用“五心留人术”——赣湘楼黎晶分享 预览图

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增长势头,黎晶从2002年投身酒店餐饮业,从不懂餐饮到接受培训再到考核合格上岗,由基层到基层管理晋升高层管理一路走来,有挫折,有心酸,有挑战,一路走来一路学习,更多是充实了自我,也锻炼了自我。


黎晶2008年进入餐饮连锁企业赣湘楼工作。赣湘楼创建于20067月,它是一家民企直营公司,公司发展趋势一直很好。从20079月至20118月共获4次福建省十大餐饮品牌企业奖。在董事长胡建财带领下,不断实现企业愿景:打造全员创业梦想,十年创造十个千万富翁,十年创造百个百万富翁。团队共同努力为自己的平台而奋斗。每次参加人力资源交流会,黎晶都会听到同行发出“招人难,难招人”的感慨。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人才供应结构性失衡等原因,导致人才流动频繁,尤其是核心人才跳槽现象愈演愈烈。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适当的人才流动有利于企业保持活力,但如果人员流失过多不但会增加人力成本,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人员离职主因不外乎以下几类:薪酬待遇低,缺少必要的福利,奖金分配不公;长时间所在岗位职责不清晰;难以承担的工作量,加班频率大,工作压力大;丧失或缺乏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对上级主管或老板管理风格存在异议或难以接受; 复杂难以平衡的人际关系等。薪酬仅是众多离职原因中的一项。

 

因此留人,除了要提供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外,更要巧用“五心留人术”,与员工以心换心,才能不仅留住员工的人,还能留住员工的心,让员工和企业捆绑在一起,风雨同舟,共同成长。

 

上下级要贴心

 

现代管理大师佊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那就是人。”可见人才的重要性。对于员工尤其是核心骨干要从人性化的角度给予贴心的关怀,最基本的是尊重、理解和关心,把员工看做家庭一员,员工也会把公司看成自己的家。其次是给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营造和谐氛围,让员工快乐工作,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从而提高员工的忠诚度,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地成长。要实行人性化管理,现在很多企业实行弹性工作时间,菜单式福利,提供夫妻房,探亲假等都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尊重员工的合理需求,尽可能帮助员工消除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障碍,给他们提供发展机会。

 

观察要细心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是8090后的年轻人,除了物质,他们更注重自我感觉、个人兴趣、发展平台和工作氛围等。作为主管应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细心观察不同类型员工的个性需求和动向,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和办法。此外,每个主管还应该是一名合格的心理医生,能细心观察到员工的心理变化,及时对症下药。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中难免会有倦怠期和灰色期,离职的念头一不小心就会冒出来,如果能早发现、早沟通、早疏导,就会有效减少流失。

 

 

沟通要耐心

 

对管理者来说,与员工进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沟通是双向性的,作为主管与员工沟通要有耐心,积极主动地从多角度多渠道进行沟通。首先要学会倾听,给予员工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员工在工作中畅所欲言,鼓励经验分享,以此来交流,提高相互之间的业务知识及技能。其次沟通要定期,一次、两次的沟通很难达成团队的共识,应该形成不同层次之间的定期沟通,重视每一个员工的想法,把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及时反馈到管理层,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再次要提供多元化沟通平台,针对不同人群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如时下流行的多媒体网络、企业内刊、工会、员工俱乐部、集体活动等,进一步拉近员工和企业中高层之间的距离,使内部沟通更为人性化、日常化。

 

培育要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员工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首先要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给员工提供个人发展平台。其次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帮助员工个人发展,使员工产生一种归宿感和信任感。企业可以通过请进来送出去,脱产学习、进修等,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钻研业务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员工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增强和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操技能,也为企业培养了各种急需的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团队要齐心

 

在一个和谐的团队中工作,员工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而和谐的团队最重要的是成员心一定要齐。首先要构筑共同的愿景、目标、运作规则、团队文化,并培养共同价值观。其次是培养员工服务者、合作者的心态,帮助员工完成他的个人目标,不要吝啬自己主动的付出,要坚信“帮他即帮己”的因果关系。再次,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会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把这个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内化到每个员工的心里,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为中。通过实现个人目标帮助团队实现共同目标,也提高个人绩效回报和成就感。

返回案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