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空降到京味一品任职运营经理,郑委说也许因为两句话:把餐厅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步一步扶起来;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一点一滴做到精。这两句话既是她对老总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当作自己的孩子,这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致。当成自己的事业,这需要有足够的投入和持续力。”郑委说。运营经理的工作非常繁琐,除了日常的员工管理,尤其需要处理好和顾客的关系。郑委这个擅长学习、总结和分享的8 0后,私底下被员工亲切地称呼为“大妈”—事无巨细总能替员工着想。而在客人面前,她变身处理投诉的能手—大情小事,总能迎刃而解。郑委说过一句话:“投诉要是处理好了,带给企业的将是正面能量。”本期,记者专访郑委,了解她处理顾客投诉的“心经”。给客人一个台阶下京味一品总共有3000平方米,主营 中端家常菜,顾客往往以家庭消费、朋友聚餐为主。“相比星级酒店和高端餐厅,家常菜馆的顾客投诉现象非常普遍。有的时候,问题的出现并不一定完全是餐厅的责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给客人一个台阶下。因为客人都是好面子的,餐厅照顾到他们的面子,他们反过来才会照顾餐厅的生意。”有一次,包间里的一桌顾客询问服务员为何不上果盘。当被告知果盘需要48元时,顾客十分生气,嚷嚷着要求餐厅赠送。郑委闻讯而来,在耐心听完顾客抱怨之后,明白了问题的根源:餐厅试运营时,为了增加人气,承诺每个包间赠送果盘,该顾客就是在那时第一次到店用餐。如今,这一活动早已取消,但顾 客并不知晓。“见他眉头紧皱,我知道服务员的告知让他感到没有面子了。于是通知后厨做了一份果盘,亲自送到包间,并当着其他客人的面告诉主人‘赠送您的’。听到这话,他终于开心了。待其结账完毕,我才告诉他前因后果,这个时候他主动提出补上果盘的钱,我再次说‘谢谢理解,今天的果盘免费赠给您’。最终,顾客满意离开。”
郑委告诉记者,很多时候,顾客并不是非得占便宜,但说出的话就像泼出的水,餐厅应该懂得留情面,哪怕事后再单独解释。京味一品会通过赠菜等方式回馈顾客。一次用餐完毕,顾客拿出一张赠菜券,要求郑委修改券上的截止日期。“赠送的烤鸭还有一星期就截止了,但我近期来不了。”郑委向顾客解释,赠券由公司总部统一发放,其金额核算要与其它门店同步,无法破例。顾客听到这里,不仅不接受,反而威胁“如果不改,这顿饭就不结账”,面对顾客的纠缠,大厅里用餐的其他顾客纷纷打抱不平,有的劝说,有的甚至准备拨打报警电话。顾客见状,气焰已经消掉一半,但碍于面子,仍然力争。细心的郑委感到了顾客内心的变化,在与总部“协商”以后,同意为其延迟2 天时间。“当时气氛紧张,他需要的就是一个台阶走下去。改完日期,他‘蹭’地就走了,最终也没有来店用券。”
沟通技巧很重要
郑委在工作中喜欢琢磨,但凡遇到投诉问题,她总喜欢事后总结,并与员工分享。一天晚上,餐厅到了营业尾声,有客人却突然提出增加烤鸭这道菜。当时,鸭房的烤鸭已经没有预烤过的,等待重新烤制大概需要一小时。当服务员用专业语言向顾客解释烤鸭所需时间后,得 到的不是谅解,而是烦躁。“我没时间听这些!”顾客生气地说。面对已无耐心的顾客,郑委一边催后厨加快速度,一边吩咐迅速做一道小菜,并坐到顾客面前,与他们聊天、拉家常。当赠送的小菜端上桌,顾客也被郑委的耐心征服,聊天过程很愉快,不知不觉的,烤鸭做好了, 顾客气消了,郑委终于松了一口气。“那件事让我明白,顾客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如果结果注定需要等待,那就得让过程愉快一些。”同时,郑委意识到,官方的解释永远没有亲民的方式有效,“官方”让顾客产生距离,他们会以为餐厅在推诿责任。由此,郑委在对内培训时,着重加强员工说话的技巧,在她看来,同样的一件事,说话用词、语气不同,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郑委的想法很快在另一起事件中得到证实。冬至那天,吃饺子的顾客增多。当一盘饺子被端到某包间门口时,郑委突然想起来,此包间的顾客要求在用餐结束时再上饺子,而当时,距离用餐的开始时间还不到半个钟头。面对热气腾腾的饺子,郑委安排一名活泼可爱的服务员上菜,并用轻松的语调对顾客说:“热乎乎的饺子来喽!饺子要趁热吃,趁热吃才不冻耳朵哦!”此话一出,配合服务员愉快的表情,顾客没有一丝不快,笑盈盈地接受了。郑委坦言,面对投诉,管理者首先应该有诚恳的态度,以态度为基础,积极寻找应对办法。如果处理得当,原本的危机有可能转化成好口碑,反而帮助餐厅增长人气。“后来,我在网上找了很多祝酒词和节假日的押韵对联,并在员工培训中增添这一项目。这些俏皮、动听的语言,有时候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京味一品并不是正襟危坐的高端餐饮,在这方面,我希望可以对这些话语进行改编,让它们更生活、更有趣,更适合本餐厅的特色。”郑委说。有底线地处理投诉郑委认为,处理投诉的基本原则是让顾客满意。然而有的时候,一味的妥协和退让并不会带来好的结果——餐厅是有底线的,处理投诉也应该有底线。不能一遇到矛盾,就将责任大包大揽,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顾客的欲望越来越大。一次饭点,正当大家连轴转的时候,结账台发生了不愉快,“原因在于,客人点了一份现杀水煮鱼。通常情况下,下单之后服务员会告知鱼的斤两,征求意见。 而在当天,由于疏忽,服务员忽略了这一步骤,结账时顾客不同意3.1斤这样的数据,认为餐厅隐瞒了实情。”郑委说,略微平静以后,她亲自去后厨调取了详单,上面严格地记录了下单时间、包间号、鱼的种类和斤两。怎奈,面对记录,顾客依然不依不饶,要求郑委给予全桌5折的优惠。“我当时第一反应是——餐厅有责任,但责任在于那份鱼,而不是整桌菜。我们的服务和菜品质量都没问题,唯一欠缺的是一道程序,即便要处理,也应该就事论事。”随后,郑委婉拒了顾客的要求,并就水煮鱼表达了歉意,表示愿意为这道菜负责任。“我主动询问他‘您觉得这道菜应该如何处理?’最终,经过协商,这条鱼我们只收取了半价,其它的菜品依然按照原价收取。” 郑委坦言,餐厅要做的,是在满足顾客正常用餐的基础上,将其服务得舒心、愉快。“原则上的问题不能含糊,比如食材、卫生、服务态度等,但处理投诉要有自己的态度,是哪里的问题,就针对哪里进行处理。不要让本来好端端的部分因为其它因素而被全盘否定。”从细节中分析问题工作中的郑委非常细致,擅长从细节中发现本质。对于处理投诉,她认为切忌慌神和争吵,应该尽可能把语速放慢,一方面给对方缓和的时间,另一方面给自己更多思考的空间。同时,管理者要找接手的服务员询问情况,搞清楚前因后果再处理也不迟。京味一品曾经迎来过这样几位顾客:第一次到店用餐,点了三道菜,却投诉其中两道菜里有头发。当时正处在试运营期间,为了减小影响,郑委毫不犹豫地同意换菜,然而,一处细节让她产生疑虑,“对于此类事情,我们的处理原则是——把新做的菜端上桌以后,再撤掉被投诉的菜。这样为了让顾客放心,也表达我们的诚意。然而,当我端上新菜后,发现旧菜已经被顾客吃完了。这意味着,发现异物以后,他们仍然坦然地吃掉了整盘菜。这不符合常理。”郑委告诉记者,正因为这个细节,她留神了顾客的举动。果不其然,顾客在用餐过程中,又以同样的理由要求餐厅更换菜品。这一次,郑委走到顾客面前,看着顾客的眼睛,礼貌地询问事情缘由。“我问‘多长的头发?’,他含糊地比划了一下。这时我告诉他,京味一品的厨师都是戴帽子工作的,且大厨是清一色的男士,不允许留那么长的头发。”郑委回忆,当时顾客已经不敢正视她了,低着头嘟囔着。“见事情已经点透,我便没有再多说,让后厨重做了菜换上。有的员工无法理解,认为既然是顾客自讨没趣,何必要替他们维护颜面。但我觉得,来的都是客,在餐厅利益不受大影响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氛围舒心、体面。”郑委认为,这种类型的投诉比较棘手,管理者要多观察细节,并用恰当的语言予以提醒,不一定要说破,但要让对方心中有数。“当然,态度也很重要,可以不卑不亢,但不要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