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一茶一坐”频得风险投资!

经营案例 阅读量: 453
曾把“如家”连锁酒店策划上市的沈南鹏,为何把资本运营的魔杖指向了“一茶一坐”?
“一茶一坐”频得风险投资! 预览图

曾把“如家”连锁酒店策划上市的沈南鹏,为何把资本运营的魔杖指向了“一茶一坐”?

 

“一茶一坐”又有什么理由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看似平凡的“一茶一坐”会是未来中华餐饮的第一品牌吗?且看下文。

 

一茶一坐,这是一家在2002年6月才在上海新天地试水的休闲餐饮企业。可是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在全国已经有了多达37家门店,其中在上海和北京分别有门店21家和7家。

 

异军突起的新中餐

 

与其它餐饮企业相比,一茶一坐的崛起似乎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从表面的数字上看:它的年营业额只不过近2亿元,它的开店速度也只是以每年开8家店的数量在增长。

 

它开店的速度不算快,规模也不算大,但就是这样一个企业却有其不凡之处。我们看下面的数据:中国餐饮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到10%,而一茶一坐2005年的单店平均利润率达到17%,其经营最为火爆的上海港汇餐厅高达37%。

 

一茶一坐每天营业12小时,有四五个小时满座时间,并且在下午非就餐时段的上座率已经达到三成,而热门地段如上海徐家汇的港汇店,则超过六成。

 

一茶一坐是一个迅速崛起的连锁式中式休闲餐厅,也是国内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并且以茶文化为核心的连锁休闲餐厅,更是一家频频赢得风险投资青睐,并计划在200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餐饮公司。

 

从经营模式上说,一茶一坐是整合了传统门店盈利模式、连锁、服务模式和资本运营模式的新型餐饮企业。

 

从目前的发展预期看,10年后,一茶一坐更是有可能成为中华餐饮的第一品牌。一茶一坐成长履历:

 

1991年:创始人简铭钦先生在台湾创办一茶一坐。

2001年:台湾一茶一坐与旺旺集团各持股50%,成立上海一茶一坐,并投资建设中央厨房。

2002年6月:一茶一坐在上海新天地开办了大陆第一家旗舰店(直营)。

2004年2月: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及第一食品公司(600616.sh)通过子公司(顺和通投资有限公司及顺联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向一茶一坐投资297.5万美元。

2005年11月:顶新、IDGVC、SIG以及FMCG等国际机构增资重组,在英属开曼群岛成立一茶一坐(开曼),接受多家风投1400万美元资金,开始大规模扩张。

2006年,一茶一坐进入日本市场和北京市场。

2007年1月:一茶一坐完成第二轮1068万美元的风投融资。该笔资金由寰慧投资(GGV)牵头,首轮投资人IDGVC、SIG、沈南鹏、TECO、FMCG等共同参与完成。最近一茶一坐宣布其已为赴美上市做好了充分准备,它将成为继携程、如家之后,中国市场又一家赴美上市的“新兴传统”企业。

 

小链接:沈南鹏,曾把“如家”连锁酒店成功运作上市,此次又以他个人设立的基金SMI入股一茶一坐,并成为他个人投资项目的封山之作。

 

为何能迅速崛起

 

一茶一坐为何能迅速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呢?主要有两点。

 

品牌的形象定位—“大家的客厅”

 

一茶一坐对自己的品牌形象定位是“大家的客厅”,用良好品牌的茶和饮料来吸引追求时尚、注重消费体验的都市白领。这对于白领消费者来说,一茶一坐提供了一个充足的消费理由,而且从经营的角度看,这样的定位可以显著提高非就餐时段的上座率。坐在一茶一坐里,你能享受到这样的典型场面:店堂内播放着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坐在舒适的餐桌前,点上一份饮料,用笔记本计算机上网、工作。于是一茶一坐也被不少人誉为“中国的星巴克”。

 

从一茶一坐的自我定位上,你能看到这样一个以茶文化和休闲餐饮为主要经营特色的餐馆,它并没有把自己的定位局限“茶文化”中。“大家的客厅”,这是一个很轻松的字眼,但确实是一个很严肃也很成功的定位。因为这样的定位不仅让消费者很容易理解,降低了沟通的难度,并提高联想的深度,而且可以基于这样的定位,指导服务员服务的礼仪和厨房菜品的开发方向。所谓成功的品牌定位,不仅“言简意赅”,同时又能最大范围地覆盖消费者需求,从而衍生各种有效的品牌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茶一坐”在品牌的高度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很多国内的餐饮企业。

 

把细节做到实处

 

一茶一坐与传统餐饮最大的不同是它有一个真正的“中央厨房”。它的每个店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厨房,而它的菜品主要由中央厨房配菜。

 

设置中央厨房,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能增加店内经营面积、提高厨师单人贡献率和控制并统一各门店菜品质量等;坏处是对菜品的物流供应要求比较高,菜品数量比较少,不容易形成菜品的口碑效应等。中国人是好“吃”的,从饮食习惯上说,“重油”是一大特点,但中央厨房的菜品却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一茶一坐为了摆脱这方面的不利影响,把其菜品经营的重点放在煲类菜品上,搭配各种休闲小食、各式健康时尚的茶品,以及多种特色可口的甜品饮料,这也满足了“大家的客厅”的形象要求,“在客厅里吃得那么好干嘛,在餐厅里吃得好就行了嘛!”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一茶一坐的中央厨房模式限制了其在“菜品”丰富性上的发展,但一茶一坐在服务的细节上则令人称道。

 

当你向一茶一坐走来时,你首先看到的是一茶一坐整体呈现出的轻松素雅的装修气氛;接着可能需要等位,而它们的服务生与其它餐馆不同的是他们会先问你贵姓,然后写好号码牌,在有位子的时候不是喊ABC123,而是喊x女士几位,听起来还真是比ABC123要心里舒服点;落座之后,点菜的菜单用的是手感舒适的木质餐牌;等待的过程中,喝得是朴素与淡雅的青色瓷碗盛放的祁门红茶;菜品口味也比较清淡,也有不少创意菜品,如豆浆煮火锅等;中途吃饭的时候,让服务生拿汤匙来,结果连带着绿色纸质外皮一起拿来了,后面居然还印了一个哲理故事……细节是魔鬼!从这些细节中,你能看到一茶一坐的用心。一茶一坐在这些细节上,远比一般餐饮企业做得优秀。所有的细节汇聚在一起,就使得消费者在一茶一坐中能够享受和谐舒适的“客厅服务”。

 

为何能赢得风险投资

 

天下美食何其繁多,为什么风险投资看上了一茶一坐?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在很多餐饮企业老板眼中,风险投资是一个神秘并且高高在上的老板。其实,风险投资并不神秘,也不难沟通,一茶一坐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风险投资喜欢什么?一是项目要能盈利,二是项目要有发展空间。

 

高额的投资回报

 

一茶一坐,在中国大陆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风险投资的影子,因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它的老板就找到了旺旺集团共同投资。在其获取初期投资时,一茶一坐的项目计划书就在旺旺的投资部和营销事业部接受质询。凭借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对休闲餐饮的认识和在中国台湾的开店经验,一茶一坐顺利得到了第一笔投资。

 

所有的投资者都对盈利感兴趣,一茶一坐在获得了初始资金后,首先在上海最好的娱乐地段—新天地开店,由于其餐饮服务的特色和到位的店内服务,迅速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并且获得了非常不错的盈利回报。此时,不仅一茶一坐的盈利模式已经得到了市场很好的验证,而且它以高档商业休闲区为核心的选址策略也被市场肯定。

但另外一个方面,一茶一坐在高端地段开店成本压力很大,平均每家店的开店成本高达300万元人民币,甚至更多。这限制了其更快速度的发展。于是第二轮的风险投资伙伴的接洽又开始了,2004年2月,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及第一食品公司的投资公司接手了,注资300万美金。而在短短1年半之后,上海糖业烟酒集团带着满意的回报走了,而第三轮接手的是更大更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是顶新、IDGVC、SIG以及FMCG等国际机构。

 

一轮一轮的风险投资,为什么如此青睐一茶一坐?


从盈利角度看,由于一茶一坐的定位是休闲餐饮,所以获得了比一般餐饮更高的盈利率。

 

所谓休闲餐饮是一种以“休闲、舒适、情趣、品位”为核心的主题餐饮模式,通常菜品比较简单轻松,实时吃用,品种不多,但是甜品饮品很多,占菜单很大一部分。因为与中式正餐不同,消费者光顾休闲餐饮店,“吃饭”已经不是唯一的目的,享受店中休闲、典雅的气氛已经是一个至少与“吃饭”同等重要的目的。由于提供了“吃饭”之外更多的附加价值,与其它经营同等品质餐品的餐厅相比,休闲餐厅的定价能力更强,所以可以赚取高额的“休闲溢价”。 在一茶一坐,“休闲溢价”的特点体现得非常清晰,比如在永和豆浆,一杯豆浆的售价为5元,而在一茶一坐的售价为25元;一般快餐店的调味饮品在10元以内,而在一茶一坐要达到30元左右;相对于一般快餐店的人均消费20元以内,一茶一坐的人均消费约50-60元,与中档正餐餐厅的消费档次相差不多。

 

所以,在中国餐饮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到10%的环境下,一茶一坐2005年的单店平均利润率达到了17%,其菜品的贡献约为50%的毛利润,而茶及饮料的毛利润却高达90%。

 

能力超强的中央厨房

 

从扩张的角度来看,以茶文化为拓市利器的一茶一坐,就发展空间而言,可以覆盖到所有亚洲儒家文化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未来还可以继续扩大到华人居住的世界范围;从标准化复制的角度看,成功实现全菜品的中央厨房模式,可以使其快速发展得到体制上的保障。

 

为什么各种各样的餐馆遍地都是,也有不少百年老店,可只有麦当劳等几家餐厅变成了世界级的大企业?

这个问题切中了制约中国餐饮企业规模扩张的瓶颈—餐品的烹饪高度依赖厨师个人技艺,难以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借鉴麦当劳的中央厨房模式,一茶一坐逐步摸索出一套食品加工、保鲜储藏及还原加热的工艺流程,并在上海郊区建立了自己的中央厨房生产基地,可以为24小时车程内的餐厅配送几乎全部品种菜式的半成品。在餐厅内,操作工只需按照操作规范将半成品进行简单的加热和组合,即可提供诱人美味。因而餐厅可以抛弃厨房和厨师,代之以操作间和操作工,把复杂、艺术化的中餐烹饪变成了标准化的工业制造过程。这对于普通餐饮企业而言,还是个不可逾越的鸿沟。

 

中央厨房模式为一茶一坐带来了显著的效益:降低成本、品质稳定,最重要的是获得新开门店的高复制能力,使得经营规模能够迅速扩张。一家初具规模的中餐厅,厨房系统的面积一般占总面积的40-50%,而一茶一坐餐厅的厨房面积仅为一般厨房面积的一半左右,这对于必须在商业旺地选址,房租成本居高不下的餐饮企业来说,租金成本被显著摊薄。另一方面,由于各门店不需要厨师,其餐厅总人工成本约占餐厅营业额的15%,相比其它同档次餐厅,由于厨师的薪资平均为服务员的2-3倍,其人工成本要比一茶一坐高50-100%。此外,通过中央厨房的集中采购、统一生产,也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由于中央厨房的模式,全流程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方式,使得一茶一坐的直接成本可以控制在营业额的30%以内,而其它传统形式的中餐厅,含厨师的直接成本要占到营业额的60%左右。

 

正是因为一茶一坐在盈利率和中央厨房这两点的杰出表现,让风险投资对于一茶一坐的盈利前景和扩张前景充满期待,这是风险投资青睐一茶一坐的核心理由。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一个原因值得注意:那就是在以茶文化为核心的休闲餐饮中,目前没有王者,而一茶一坐却是目前这个领域中最具有王者气质的企业。因为风险投资不光是看中盈利,而且更看中的是“想象空间”。

 

问鼎中华餐饮第一品牌

 

如果现在问,中华餐饮第一品牌是谁?相信很多人都没有答案。因为现在的中国餐饮业是一个庞大而凌乱的市场!

 

近年来,我国餐饮业增长幅度一直高于全国GDP的增长速度, 虽然发展势头喜人,但是行业集中度很低,基本处于多样化竞争的状态,鲜有强势品牌的大型餐饮集团,在国际市场有影响力的企业更是廖若晨星。


目前从整体规模上看,以中餐为主的品牌企业中,只有小肥羊等个别企业规模较大。像全聚德那样品牌价值100多亿元的企业,年营业额也只有不到10亿元。

 

什么是中华餐饮第一品牌?


第一品牌就是“老大”,说话有影响力,做个什么事情整个行业都要抖三抖!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很多的知名餐饮企业,其实还不够格。因为他们的营业额虽然不小,但因为对市场占有率不高,因而对市场的影响力有限,即使是在它们的本地市场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全国餐饮市场,乃至华人餐饮市场了。第一品牌要有野心,对于企业的发展速度要有不可遏制的“疯狂追求”。在很多中国餐饮企业中,小富即安的心态比比皆是,这样的企业不可能成为第一品牌。

 

另外,中国餐饮企业老板都忽视了这个社会中最强大的力量—资本!我们看到所有的行业中,第一品牌的背后都有资本市场的影子。用别人的钱去赚钱,去发展,这是资本金融世界里的最高境界,也是第一品牌必须参与的游戏。

未来的第一品牌一定会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原因很简单,有钱才能有店,有店才能扩张。

 

中国餐饮企业的负责人,现在多数还不怎么明白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获利手段。一家上市的餐饮企业或有风险投资的餐饮企业肯定比普通餐饮企业有更多的资金,能更快地扩张。以一茶一坐为例,其在风险投资公司反复注资下,市值已经达到5500万美元,以40个门店计算,其单店的估值就高达1100万元人民币,以单店投资300万元计算,其差值高达800万元,如果一茶一坐能顺利上市,其价差将会进一步扩大。

 

从目前来看,一茶一坐未来随着大笔资金的注入,其发展速度将会超出人们的想象。按照其公司目前公布的预测,预计到2008年将突破100家门店,营业额超过1亿美元。也就是说一茶一坐最近两年的发展将保持70%以上的速度,如果在未来10年,它都能保持这样的速度的话,预计其年营业额至少能超过50亿美元。无论从扩张速度的可能性上,还是从占有茶文化和休闲文化餐饮市场的高度来看,在10年后,一茶一坐成为专属领域的第一的可能性会非常高。更重要的是,一茶一坐是中式餐饮业对于海外市场发展极为迫切的一家,如果其能够在海外餐饮市场中取得成功的话,其将代表中华餐饮文化成为外国人对中餐的第一印象。除了一茶一坐,现在还有多少餐饮企业敢于将海外市场纳入到自己的计划中呢?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餐饮企业能像一茶一坐那样,未来能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返回案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