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快乐人做快乐事——四川仁案例

经营案例 阅读量: 2
对待自己的岗位,寿芳希望尽可能的多替顾客想想,“服务员不应该光是摆台上菜,应该对顾客负责到底,任何时候,应该把顾客放在首位,想到他们的不便和安危。”
快乐人做快乐事——四川仁案例 预览图

认识寿芳是一次偶然,我也是作为普通食客到四川仁用餐。席间,寿芳始终保持着笑眯眯的表情,偶尔的几次眼神交流后,我对这个看起来瘦瘦小小的服务员产生了好感,希望她能留下联系方式。用餐结束后,我主动找到经理,当着寿芳的面表扬了她,经理对于这样的夸奖似乎习以为常,而寿芳则大方地表示“谢谢”,这是我对寿芳的第一个好印象,真诚自然,不失礼节。在后来的采访中,提及她笑眯眯的样子,寿芳半开玩笑地说:“可能是我眼睛太小了,一有表情就眯成了笑眼。”与那些十几岁就从事餐饮工作的同事比,寿芳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比较晚。然而,她获得赞赏的频率却很高:所获得的口头夸奖、表扬信从一开始来四川仁道现在就几乎没断过。如今,寿芳成为了许多老顾客的“专属服务员”,频繁被“点赞”。与寿芳接触的时间里,她所传递出来的快乐感觉让人如沐春风,用“如沐春风”四个字,是因为她的快乐里有一种云淡风轻的坦然。提及工作,这个充满灵气的女子告诉记者:“快乐人做快乐事,才能真正地融入进去。”

 

微笑是优质服务的第一步

 

无论是顾客还是同事、领导,总有人问寿芳:“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其实,寿芳并不是天天都遇到令人欣喜的好事,然而,在她脸上却总能看到招牌式的笑容。对于这点,寿芳自己的评价是“大脑里存不住事儿,好像没有什么伤悲的事情可以一直留在记忆里。即使遇到了不开心,一和顾客打照面,就不由自主地微笑起来”。在寿芳心里,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服务的过程中,自己高兴一点,带给顾客的感觉也更愉快,相应的,顾客给予的反馈也是赞许的、褒扬的,“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因为快乐,所以获得更多快乐。每次听到顾客表扬,我就更加高兴,工作起来也更愿意努力。”寿芳告诉记者,有的人觉得做餐饮比较辛苦,在过程中遇到一些事情,会产生“破罐破摔”的心情,然而,如此的结果是:不仅得不到顾客的认可,自己的心情也会久久沉浸在负能量中。做服务行业,要想办法让自己开心,多给自己打气,多传递正能量。有一次,两位新人在包间中宴请好友,恰逢寿芳服务。得知了主人的身份,当日的寿芳格外勤快,她认为,新人宴请是喜事,一定要让他们在愉快的气 氛中吃好喝好。那一天,虽然自己身体有些不适,但寿芳依然忙前忙后,换餐盘、倒酒水、催菜……同时,始终保持轻松亲切的笑容。也许是新人感受到了寿芳的努力,在用餐过后,笑着表扬她,称赞自己感觉受到了星级酒店的服务。那一刻,寿芳的心里充满了幸福感,身体的不适也缓解了不少。“其实,我只做了份内的事情呀,但是顾客很客气,我把她的表扬当成一种鼓励。”寿芳告诉记者,她相信客人都是善良的—只要你报以微笑,他们不会轻易刁难。“曾经有位客人,点了一份鲜活牛蛙,问我‘怎么个鲜活法’,我用手在餐桌上做出蹦跳的样子,当时我们都乐了,他的疑虑也一扫而光。” 在同事眼中,寿芳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职业性”的,一位服务员这样形容她:“无论顾客的态度怎样,寿芳始终都是笑眯眯的,更不会当着顾客的面表现出情绪。在餐厅里,她的年龄不算很大,但很多人都愿意叫她‘芳姐’,因为她有大姐那种坦然、淡定,让人有一种可亲近可信赖的感觉。”凡事都是替顾客多想一点。和寿芳相处,她给人一种“总会为别人考虑”的感觉。无论是上下台阶,还是倒水添菜,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她总能流露出事无巨细的贴心。“凡事多想一步”是她的做事哲理,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度,她被不同年龄的顾客“点赞”,同时也化解了不少意外情况。一次,寿芳接待了一桌生日宴,也许是心情激动的原因,寿星喝多了,此时正值晚高峰,餐厅里喧闹的氛围让寿星更加晕眩,一同就餐的伙伴请求寿芳用清水冲一杯醋解酒。当酸酸的醋送来的时候,寿星只是闻了一下,却不肯张口……见状,寿芳将寿星搀扶至安静的休息室,又端来一碗四川仁自制的“养生汤”,告诉顾客此汤有一定的解酒功能。“热乎乎的汤,很快被喝完了,那一天,顾客非常感动,临走的时候还特意谢谢我那碗汤。”

 

当然,服务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意外。在寿芳刚来四川仁的时候,就曾经历一场有惊无险的意外。“那天,已经比较晚了,还没有适应工作节奏的我感到有些疲惫。两位中年男子要求我为他们续上即将燃尽的酒精灯,当时,我也是头脑一时发懵,端来酒精,直接倒了进去。一瞬间,火花四溅,火星从酒精灯里乱蹦出来,顾客也吓得逃离座位……”寿芳说,当时她大脑一片死寂,手里的酒精全部翻倒在地,慌忙采取措施。餐桌上暂时安全以后,寿芳顾不得自己手上的烫伤,连忙跑过去查看顾客的情况。“当时完全忘了自己,就觉得赶紧去看看客人,千万不要受伤。”幸运的是,客人并没有烫伤,寿芳一边道歉,一边请求顾客原谅,并主动对他们说“要不然去医院看看吧!”也许是寿芳的态度实在诚恳,也许是看到寿芳自己也有伤,两位顾客拍拍她的肩膀,轻声安慰她“没关系的”,甚至主动教寿芳酒精灯的注意事项。“那天我感动到哭了,本来以为会被骂惨,没想到他们原谅了我。”寿芳说,那件事之后,她特意上网查阅了酒精灯的使用禁忌,公司也专门组织了酒精灯安全知识的培训。对于顾客的宽容,她怀着感恩的心将其藏在心底,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谨慎,“一辈子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对待自己的岗位,寿芳希望尽可能的多替顾客想想,“服务员不应该光是摆台上菜,应该对顾客负责到底,任何时候,应该把顾客放在首位,想到他们的不便和安危。”

返回案例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