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东方美食CTP北京管理技能班进入第二天课程,团员们学习了目标管理和沟通技巧,用于在管理中制定合理的目标、以及与他人进行高效沟通。课堂上,钟丽老师例举了多个案例,并现场进行互动游戏,团员们纷纷表示,第二天的课程有方法有案例,实用性和趣味性完美结合,收获连连。
团队游戏——盲拼正方形,让学员领悟日常管理中的盲区
学员在本子上画出人生目标饼图
案例一:布满毒蛇的小黑屋
让十个人蒙着眼睛,在一个小黑屋里走一圈,大家都很勇敢,也顺利完成任务。而当灯光亮起,十个人发现小黑屋里放置了很多毒蛇,虽然这些毒蛇被固定起来,然而却再也没有人愿意蒙眼重复一次任务。
管理点睛:在完成任务前,人的本性会依据以往的经验来推断任务的危险性和艰巨性。然而,在目标管理中,这样的思维会阻碍目标的实现,管理者应该清空固有的经验和思维。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与上下级要注意三个共同:
1、共同制定计划,确定目标、标准,选择行动方案。
2、上下级之间相互反馈,下级要找到排除障碍所需要的支持,并向上级反馈获得支持。
3、共同控制。上下级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学员对精彩课程纷纷拍照
案例二: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一所学校里,随机抽取一批学生和两个老师,告诉学生:你们是这个学校智商最高的孩子,你们即将组建一个超级班。再告诉老师:你俩是学校最优秀的老师,所以给你们配备一批最优秀最聪明的学生。两年后,这个班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超级班”,成绩远超其他班级,而事实上,学生和老师都是随机挑选的,并不存在“最优秀”、“最聪明”等优势。
管理点睛:在目标管理中,信任和期待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能改变人的行为。管理者要信赖下属,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
目标的设定有SMART原则:
S—specific具体的,即目标不能模糊,比如希望幸福,幸福就是很模糊的概念,无法具象。
M—measurable可测量,即可以量化的数据,比如希望很有钱,那么到底多有钱?有没有一个数额。
A—achievable可实现,即有可能达成的目标,不要做白日梦;R—relevant相关联,一个大目标里往往需要靠一个一个小目标积累实现,小目标和大目标的之间要有可实现的关联性。
T—time bound时间限制,即目标要有时效性,三年或五年,不能含糊或无限期。
目标管理五要素
案例三:背靠背游戏
课堂上,钟丽老师让学员们两两组合,背靠背进行沟通游戏,游戏共有三个步骤——A说话B不说话;A说话B试着做出回应;A和B面对面坐,重新进行交流。
管理点睛:现场试验证明,第一种方式让两人都有距离感,第二种略好,但很生硬,只有第三种沟通,才能真正有效。在沟通中,说、听、问是三个相互关联的行为,缺一不可。在管理中,领导往往只喜欢说,下属则习惯听着,其实,任何一种单一的沟通形式都是低效的、容易产生误会的。
沟通的三大要素:
1.有明确的目标。
2.达成共同的协议。
3.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
信息沟通是最基本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才是动情的、真实的沟通。
“背靠背游戏”体验三种沟通方式
课间,学员们跳起欢乐的舞蹈
案例四:同理心和同情心
钟老师在课堂上给大家模拟了一段情景对话----
领导:为啥迟到?
员工:昨晚和老婆吵架,没休息好。
领导:啊?吵架了?你太可怜了,你老婆没让你睡客厅吧?大半夜吵架肯定没休息好!
(同样的场景,换一种交流方式)
领导:为啥迟到?
员工:昨晚和老婆吵架,没休息好。
领导:哦,吵架,夫妻之间磕磕绊绊在所难免。不过公司规定不能迟到,所以你今天还是要扣钱。下次一定要注意呀!
管理点睛:两段对话,一段是同情心,一段是同理心。这就是不同的人在沟通时容易使用的不同方式。两个“心”的不同之处在于,同情心只是产生共鸣,解决不了问题,而同理心则是先处理好心情,再处理好问题,同时保持坚定的立场,态度还不会很生硬。从第二段对话可以看出,“夫妻之间磕磕绊绊在所难免”是处理好心情,“公司规定不能迟到”是立场,“要扣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相比之下,第一段对话中,领导被带入同情心的漩涡,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钟丽老师教学员如何有效沟通
管理就是沟通的“70%原则”
团员分享:
学员档案:高永明 江苏常州仙渔舫董事长
学习亮点:和儿子一起参加CTP,看“餐一代”和“餐二代”共同进步
个人心得:儿子放暑假了,我想带他过来感受一下学习氛围,并且认识更多朋友。在课堂上,钟老师讲的“QBQ问题背后的问题”和“毛笋的生长原理”非常好,这些东西都是做人做事都用得上的,而且无论是我,还是儿子,都从中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上阵父子兵
学员档案:赵元华 上海930私房菜董事长
学习亮点:带着两名员工来
个人心得:在沟通课程上学到了很多经典的游戏和案例,可以拿回去直接用上,而且,沟通确实是企业急需培训的方面,我个人也受益匪浅;对于两名员工,在小组的互动中,我看到了他们积极的一面,学习的态度很热情,积极性高涨,我很满意。
学员档案:范凯如 青海西宁香碗厨董事长
个人心得:第一天晚上的学员论坛,效果很好,大家都是来自一线的管理者,分享的实际例子都是切身体会的,非常落地实用。比如推荐亲戚朋友进入企业,我们的惯例都是一次性奖励推荐人钱,而论坛上有人分享了更合理的方式——每月给小额的奖励,让两个人绑定,让工作动力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