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成立

日前批准成立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委员会由国家林业局、外交部等16个部门组成。
    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协调和指导国内相关部门开展履行《湿地公约》相关工作;研究制订国家履行《湿地公约》的有关重大方针、政策;协调解决与履约相关的重 大问题。研究审议参加《湿地公约》有关国际谈判重要议题对策和方案,协调履行公约规定并执行有关国际会议决议;协调湿地领域国际合作项目的申请和实施。

    《湿地公约》成立于1971年,现有156个缔约方,指定了1676个国际重要湿地,总面积1.5亿多公顷。目前,有超过60%的《湿地公约》缔约国建立 了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我国是公约常委会成员和公约财务组成员,在公约事务管理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 轨,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据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中国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委员会由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海 洋局等16个部门组成。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总面积约 3848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标志着中国湿地保护事业开始起步。 2001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保护区建设工程,湿地保护被列为工程的重要内容,开展了11个涉及湿地富营养化湖泊生物治理、退化栖息 地恢复、退田还湿和湿地宣教基地建设等示范项目。2006 年,国家将湿地保护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标志着国家正式以工程措施推动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目前,我国 已初步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海洋功能特别保护区、湿地多用途管制区等多种管理形式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