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顾客盈门,拿个号,排队最长要两个小时。
一年能卖出400万份汤的“汤达人”,有可能成为国内的餐饮巨头。
获得2亿投资,三年开了70家店,一夜之间40家店宣告停业。
创始人詹楚烽发朋友圈: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泪。
“吃个汤”餐厅“猝死”!公司濒临破产。
说好的,像海底捞那样呢?
1年卖出400万份网红汤的知名餐厅
广东“无汤不成饭”。
“吃个汤”的创始人叫詹楚烽,潮汕人。2019年4月2日,福布斯发布2019亚洲版30岁以下精英榜,吃个汤创始人詹楚烽榜上有名。作为新消费精英代表,与其共同入选的还有喜茶创始人聂云宸。
詹楚烽第四次创业时,成立了 “吃个汤”,一个专门提供汤品的饮食公司。
2016年,吃个汤在深圳科兴科技园开出第一家汤铺。
注重差异化竞争:在保持广东汤味寡甜素淡的同时,所有的汤都用椰子熬制。
新奇的制汤方式让它一炮而红。
资本嗅觉敏锐。
2017年5月,“吃个汤”获得挚金资本、以正资本等机构的种子轮和天使轮融资,金额未披露;2017年8月,获得五岳资本3000万元的A轮融资,此时估值为1.3亿元;2018年8月,完成了近亿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老股东五岳资本,以及凯信资本和蜂巢资本。挚金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而挚金资本也正是吃个汤的天使投资方之一。
“吃个汤”先后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开设了70多家门店。
“吃个汤”的门店生意都非常不错。
在东莞自建亚洲最大的“日峰值5万”的汤品类中央厨房。
主打“原只椰子炖汤”,必须是养足120天的走地鸡与原只椰子共同熬制,在中央厨房制作完成后,采用热链运输到线下门店。
资本寒冬,手里也没有余粮
公司今年在资本市场融资进展坎坷,谈好的资金都没有按时到账,公司资金链出现断链,导致整个运营环节突然失灵,公司要长期停业。
优质的企业同样融资难,说明资本市场同样是一片寒冬!
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VC市场募资893.27亿元,同比下降49.6%。投资人出手越来越谨慎,2019上半年VC市场投资610.17亿元,同比下降50.6%;投资案例数量1515起,同比下降38.8%。此外,企业融资轮次增加,出现了多起A+、B+甚至Pre-B轮融资,侧面反映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资本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过早扩张,盘子大了带不动
“吃个汤”的门店采用的是全供应链布局,即除了吃个汤这个主业外,还配备了汤师傅文化传播、等候供应链、唐宋配送、等候学院、糖管家管理等多家子公司供应链,全面负责供应未来的100家分店。
有人感叹:这哪里是做饮食,简直就是做银河系!
没有巨量的钱。根本玩不转。资金供给一旦出问题,除了崩盘,没有第二种结果。
真实关店原因暂时成谜
近年来,汤品类开始崭露头角。汤品更易于标准化和高毛利化。据美国金宝汤公司统计,这是一个千亿级别市场,不输隔壁的新茶饮。
有人指出“吃个汤”存在融资注水、公司管理混乱、资金去向不明等问题。
真的是资金链断裂?要闭店止损?业绩持续上涨,经营状况良好,月流水千万。真实关店原因暂时成谜。
善后事宜件件致命
“吃个汤”关门背后,还有近300名员工被拖欠工资,几十家供应商近千万货款未能结算;最致命的是,数十位“联营商”投资的数百万资金,不见了踪影。
所谓的联营模式,就是与联营投资人联合开店,单店经营风险由吃个汤品牌和联营投资人共同承担,公司与联营投资人的分红比例为6:4。公司会提供几种方案。40-60平方米的店铺,投资金额是18万;60-90平方米的店铺,投资金额约48万。
“吃个汤”事件带来的反思
应该是资本被餐饮利用的经典案例。
未来餐饮是战略、产品、营销、服务的全面竞争。
单品爆红,因为高性价比、易复制,成为主流。
驶入深水区餐饮市场,没有水性的请不要试水。
做餐饮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能把摊子铺得太大。
家有余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