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快时尚品牌集体衰落,像极了餐饮,那些深藏于“爆”款中的爱与痛……

Forever 21近日申请破产,并宣布将关闭全球350家分店。

瑞典H&M正式退出北京两大商圈,关闭前门大街和王府井两家门市。而其他品牌如ZARA、UR、MJstyle则接连闭店、放慢拓展步伐。

快时尚品牌凭借各类爆款产品风头无限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像如今的餐饮爆款。


当年这些国际快时尚品牌以设计、商品周期短,款式与国际接轨,加上价格便宜,因此快速被消费者所接受,风靡一时。曾经风靡全球的快时尚品牌落得如今的下场,有根源上的因素,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在于:抄袭。

一件衣服从创意出来到生产、运输、上架来到消费者手中,这个周期在大牌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快时尚品牌去掉了“创意设计”的环节,最快只需要十几天。这样快到不停歇的节奏,远没有时尚行业的表面光鲜。

多少餐饮的巅峰时刻,都在爆款里了

拿菜品来说吧,这两年餐饮市场上基本火过一波的产品有:肉松青团,奶盖,软欧包,小龙虾,潮汕牛肉火锅,牛蛙,鱼头,卤鹅......


近些年来餐饮市场出现了不少因单品热卖而走红的餐饮门店,还有不少拿到了天使投资,借着互联网浪潮而在餐饮红海里名声大噪。

单品餐饮因“小而精”、“低成本”、“古法匠心”等特点,成了跨界餐饮人的试金石,导致一个肉夹馍成功了,无数个肉夹馍一拥而上,最终却又悄然退场。

单品因其操作性强、标准化高、供应链简单可掌握、又极易集中营销火力,因此单品很容易打造爆款。

有不少餐饮人一味从单品主义出发打造爆款,只是爆款虽火,热度又怎么能赶得上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新鲜感呢?

餐饮人要如何规避诱惑和风险呢

快时尚品牌的陨落,随着消费升级越来越明显,消费者对衣服设计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快时尚品牌的衰败显而易见。

每况愈下的质量让多数衣服只能穿几次,经过几次洗涤就开始变色走样,甚至有的衣服还没售卖出去,挂在衣架上就已经开始破洞变形。

说起来,沙县小吃算得上中餐标准化生产的典范,饺子全长一个样,拌面全是花生酱,店与店之间的细微差别,也不过是谁家的瓦罐汤水兑得多一点、哪家的鸭腿个头小一点。

沙县小吃的速度也不比西式快餐低,饺子早早垛在灶上,馄饨汤面一烫就上桌,米饭配菜也都是现成的。


名为小吃,其实已经可以在正餐中占一席之地,对于穷忙的学生、白领、工人而言,又饱又快又便宜。

不过,这也只能成为人们穷忙时期的没有选择的选择。

赚钱真不是靠拼命做餐饮的

门槛低、成本低是沙县小吃吸引加盟商的招牌之一,但这也禁锢了沙县小吃的定位。

沙县小吃的店址往往是环CBD、环市中心,处于人流密集但不甚繁华的边缘地带,环境卫生、服务态度向来被人诟病。

收入水平提高之后,难免就想吃个安心、吃个舒服,这时候,沙县小吃就不再是上佳之选了。

另外其他巨头在标准化和速度上甚至还不如沙县小吃,但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环境堪忧,菜单更新频率也极低,涨价大潮却是回回都能赶上。

曾经雄心万丈的中式快餐,扩张之路早就悄然停滞:

2007年制定十年千家计划的永和大王,在2017年时只剩300多家店;2011年宣布要3年做到1000家的真功夫,到2014年时刚突破全国门店600家。

真功夫的官网上还写着:

“按真功夫发展远期规划,至2030年,真功夫全球门店总数将达到20000家,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与麦当劳、肯德基在全球范围内并驾齐驱,成为全球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今年以后,请以变取胜

现在的餐饮市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繁荣,消费人群年轻化的变化,早已经从跑马圈地的野蛮生长阶段,进入了一个分化重构的阶段。

在变化的市场下,牢牢把握消费者当下的口味,持续推陈出新,才能长久赢得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