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顺阁是一家传统正餐品牌,创立于1999年,鱼头泡饼一直是其招牌菜品,一年销售300万斤,点单率高达95%以上,平均每分钟卖出2个大鱼头。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有店,北京地区有37家门店。
旺顺阁开了一家名为“旺旺小厨”的门店,开始做起了快餐生意。大董推出小大董,小南国推出南小馆、山东老家推出小山东老家等,在模式更轻、植入更多场景和功能状况下,餐饮企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吗。
01“旺旺小厨”特色
“旺旺小厨”门店位于旺顺阁大望路店旁,这家店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年进行了重装,两店之间互通,主要经营早餐和一些快餐产品。
从菜品、价位以及空间设计上来看,该店的定位为小吃快餐类门店,3-36元价位不等。在菜品方面包含腊味饭、米线、肉夹馍、老北京糖油饼等20余种菜品。店内空间设计并不像旺顺阁的大店模式,更多的区域是堂食吧台座椅,门店内使用扫码点餐,服务人员仅有2-3名。
目前旺顺阁门店内多数供应早餐。
02子品牌的突破
实际上,旺顺阁一直有意孵化子品牌尝试寻求新突破。
目前旺顺阁除旺顺阁鱼头泡饼外,还有提督·TIDU、旺顺阁经典和牛火锅等品牌,涉及烤鸭、火锅等品类。
在此前,旺顺阁还推出过子品牌椒澜,以湘菜为主,装修风格时尚简约,并且依旧是大店模式。不过,在2016年,经营不到两年时间的椒澜北京两家门店全部关停。
此次旺顺阁的快餐尝试,与之前经营模式相比模式相对较轻,不少品牌尝试做集中产品、门店面积减小、厨师要求减少、相对产品更加标准化、客单价降低等,以多时段、多场景的方式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获取新流量红利。
03标准化门槛高
快餐的经营模式相对于传统大店来说的确成本低、模式轻,低客单价、多品类、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多时段捆绑消费者。
以旺顺阁为代表的传统正餐品牌开始多时段、多场景、多品类地多元化布局,其核心点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捆绑新生代消费群体,让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消费黏性加强,寻求新的流量红利。
在中式正餐的大店经营模式中添加快餐业务,这对于旺顺阁在时间、人员、出品等管理上都提高了要求,尤其是快餐对于效率的要求极高。

但是,这也对标准化管理、人员调度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大品牌推子品牌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开设子品牌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营不好,对母品牌也是一种伤害。
请注意,正餐和快餐是两套不同的体系。
西贝贾国龙曾感慨过:“不接触不知道,快餐是需要强大系统支撑的食品工业,与中餐简直不是一个行业。”
(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