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酱茅”平均调价5%,消费涨价不可避免?

利润不够,提价来凑,被称为“酱茅”的海天味业,正式官宣调整部分产品出厂价,幅度为3%-7%,新价格将于2021年10月25日开始实施。虽然前期该企业一直称“调价计划尚未确定”,但对于一家被关注的上市企业来说,很多传言不会是空穴来风。

海天味业涨价的理由,一是产品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二是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调价后的海天调味品,就说你用不用吧。

此前海天味业一直跌跌不休,市值同年初巅峰相比几近腰折,人们甚至怀疑消费股真的不行了,但自从海天味业涨价消息传出以后,20天股价累计上涨了30%,总市值达到了4800亿元。




利润暂时会有所改善


一直强调自己不涨价的海天味业还是涨价了。内部人士表示,海天味业上半年的业绩增速不太理想。

上半年该公司营收、净利增速分别为6.36%和3.07%,而自2014年上市以来,海天味业的收入增速一直维持在15%左右,利润增速维持在20%左右。

外人看这样的业绩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体量大,基数高,但是资本却不满意,而产品调高价格后,股价高歌猛进,大股东们应该暂时满意了。

海天味业这次调价的主要目的除改善利润水平外,也有从资本市场需求的考量。


原料价格上涨是事实

海天味业产品提价已经是五年前的事了,2017年1月,海天味业对公司多数产品提价约5%。

海天味业不敢轻易提价,一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暂缓了产品提价的计划。二是调味品市场竞争激烈,很多餐饮企业对价格敏感,需要想方设法转嫁成本,会选择价格更低的调味品。

海天味业也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2020年下半年以来,陆续进军食用油、火锅底料、大米等赛道,推出新的食用油品牌“油司令”,大力度宣传“火锅@ME”火锅底料,并低调推出了“地理印记”系列大米新品。不过,从目前业绩来看,酱油还要挑大梁。

2020年以来,大豆、豆粕、包装材料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与2020年初相比,大豆、豆粕、玻璃目前的价格分别增长34.32%、30.69%与64.66%。



调价是一把双刃剑

调价是一把双刃剑,不调难受,调了更难受,涨价只能暂时缓解成本上的压力,对海天味业未来的业绩增长并不是灵丹妙药。

在产品同质化的调味品市场,持续涨价会失去部分价格敏感型企业。

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天味业的价格调整具有"风向标"的作用。海天味业产品提价,其他企业产品跟还是不跟?

如果其它调味品企业跟了,上涨幅度和海天味业差不多,那么餐饮企业该如何进货还如何进货,只能把价格的泪自己吞了。但如果其它企业不跟呢,不知道海天味业慌不慌?

对于体量大的调味品企业还是有能力消化掉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

目前行业整体库存较高,并不是求大于供,显然调价后期的影响还是需要观察的。

餐饮企业也要引起警觉,消费涨价会不会如期而来?如果一旦发生消费涨价,我们的菜品价格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