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鱼要小心了,香港50天里已经有88宗因淡水鱼携带病菌而导致的感染个案,其中有7人死亡。
有香港感染及传染病科医生表示,这情况相当罕见!在过去3年里,这种入侵性乙型链球菌感染病例平均每月只有十多宗。但这一次不但致病人数多,致死率达11%,还是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据香港防护中心调查取样显示,大多数感染者是当地厨师和淡水鱼的售卖者。这些人在发病前都曾接触过淡水鱼,88宗感染者可能通过伤口血液感染。
不光是淡水鱼类,在海鱼、牡蛎、螃蟹、贝类和鲸体等海洋生物中携带海洋创伤弧菌,由于毒性太强,在业界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
平时,厨师操作宰杀鱼类活体生物时,手等裸露的部位被刺伤或割伤,由于重视不够,一般不会做太多的伤口清洁消毒处理,一旦病毒入侵,后患无穷。
新加坡在2015年,乙型链球菌大爆发,在355例感染病例中,有150人被怀疑进食生鱼片感染,2人死亡,多人截肢。这也是全球第一次的乙型链球菌大爆发。
但是这件事并没有消停,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发现了乙型链球菌入侵感染病例。
养殖的虎纹蛙、罗非鱼都曾分离出乙型链球菌的变异型株。
感染乙型链球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只是感觉有点发烧、身体不适,后期,人的颈椎、脊椎、关节、脚踝等都有可能被入侵,造成严重感染,甚至骨骼坏死被截肢。
一旦入血,就能破坏人体不同器官,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可致死。
因此,从业员应做好防护,避免徒手接触生鱼,被鱼刺等刺伤后,应立即处理清创消毒包扎,伤口没有好之前,不得再从事类似的工作。
除了上文提到的两种致命病菌,还有破伤风杆菌等也是会致命的。
另外,用米酒、酱和酱油、食醋、白糖、辣椒、食盐、面粉等土方法消毒止血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