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一直被视为食品安全的标杆,不过没有想到的是,江苏无锡两家星巴克门店被曝使用过期食材、员工篡改保质期。
无锡市两家星巴克门店被卧底,食材过期后仍继续用,做成多款畅销饮品售出;有的食材被人为“延保”一周;承诺“开封后不过夜”的糕点,第二天偷偷上架。涉事门店所谓的“飞行检查”也只是流于形式。
今年10月下旬,有媒体记者应聘进入无锡星巴克震泽路店工作。不久发现,巧克力液、抹茶液、红茶液、奶油等食材虽然过了保质期,但仍被店员继续使用。
在星巴克无锡震泽路店,一名店员正在篡改保质期信息,把旧标签撕下,贴上了新标签,原来是要过期的抹茶液被人为地延长了保质期。
星巴克震泽路店在无锡软件园内,工作日时客流量非常大,每天约售出四五百杯各式饮品,为什么会出现过期食材,这要在管理上找原因。
暗访记者在星巴克无锡昌兴大厦店卧底发现,店内的可可碎片已经过期,主管发现后没有将其报废,而是撕下保质期标签,直接换了个新的标签。在糕点售卖时,店员会把前一天剩下的糕点偷偷摆上柜台。
星巴克中国在早些时候发表声明称,高度关注,已于第一时间关闭了这两家门店,并立刻启动深入调查。进入中国市场22年来,一直致力于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食品安全问题坚决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欢迎社会公众及媒体对我们进行持续监督。
13日晚,无锡市场监管发布公告称,初步核实相关企业有更改食品原料内控期限标识、使用超过内控期限原料的行为,已责成2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并对星巴克(中国)华东北区进行了行政约谈。
在对无锡市其他82家星巴克门店的排查中,发现从业人员未戴工作帽、加工区物品摆放零乱、消毒记录不全等15处问题。
无锡市场监管全文如下:
12月13日,针对媒体曝光我市两家星巴克门店有"更换配料标签使用过期食材"的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工作专班全面开展核查处置工作。
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的星巴克震泽路店、昌兴大厦店进行了重点检查,初步核实相关企业有更改食品原料内控期限标识、使用超过内控期限原料的行为,已责成2家涉事门店停业整改。市场监管部门同步对全市其他82家星巴克门店开展排查,发现从业人员未戴工作帽、加工区物品摆放零乱、消毒记录不全等15处问题,均已责令整改。市市场监管局对星巴克(中国)华东北区进行了行政约谈,要求公司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自查、落实整改。
下阶段,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组织市、区两级力量,对2家涉事星巴克门店进行深入调查,依法严肃查处。从即日起,在全市部署开展以打击虚假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为重点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保障市民食品安全。
当晚,星巴克中国发文,承认无锡两涉事门店"确实存在营运操作上的违规行为"。两家涉事门店已闭店进行调查与整改,中国内地所有星巴克门店立即启动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的全面自查。
星巴克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咖啡品牌,在国内20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5100家直营门店。星巴克在官网上给出承诺:“以行业最高标准为基础,制定并严格执行星巴克食品安全金标准。”
2019年星巴克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国际权威食品安全体系FSSC 22000认证审核,成为国内餐饮连锁行业中获得该项认证的第一家企业,星巴克的食品标准几乎是“行业天花板”,没有想到星巴克的金标准会被“破功”。
星巴克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咖啡品牌之一,让不少消费者完成了对咖啡的“启蒙”,星巴克所打造的“第三空间”概念,让其从众多咖啡馆中脱颖而出,一度成为高端咖啡的代名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星巴克成为了国内中产消费的一个特别符号,中国成为星巴克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星巴克此次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在执行层面出了漏洞,员工向记者解释说,星巴克要考核门店的营业额和利润率,食材成本过高,就要被考核,因此店里的管理者就会想方设法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