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餐饮人说,想过2020年会艰难,但没有想到2021年会更加艰难。
有专家预测,2022年底疫情基本告一段落,那么,乐观估计,餐饮人要在很多市场不确定性中再坚持一年。
但是,有些品牌已经看不到曙光了,很多品牌的消失并不是疫情造成的,疫情只是催化剂,起到了加速作用。
2021年消失了很多餐饮企业,又有一些新企业诞生了。不过,一些曾经影响过中国餐饮业的“老牌”企业的消失,还是让人感慨。
2021年最悲情的3个餐饮品牌是许留山、新元素、谭鱼头,如果大家觉得有比这三家更悲情的,把他们推荐给我们。
许留山愧对鼻祖名
许留山是糖水界的鼻祖,曾火遍华南地区,曾是80,90两代人的记忆。
2021年11月,香港最后一间许留山月底关门,这意味着,香港已经没有许留山了,香港许留山正式结束长达六十年的历史。广州的许留山也几乎“全灭”了。
许留山是个人名字,也是店铺的名字。许留山在香港的街头卖起了龟苓膏。后来,许留山的儿子接过父亲的摊子,卖起了凉茶。没成想到过,这一卖就卖成了那个年代的“网红店”,深受大众所喜爱。
许留山火爆主要在于产品创新,很多时候,顾客去店铺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店员会说没有,其实是卖完了。
创新出来的多芒小丸子在2006年的年销量达到150万多份、芒果班戟年销量达到120多万、芒果类的饮品年销量也是达到了100多万杯。
许留山曾经是中国香港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地点,很多游客会前去打卡。
2009年,创始家族为了让许留山成功打入马来西亚市场,把所有的股权都卖给了马来西亚的一家投资公司。结果导致管理团队大换血、产品不再有品质、加盟商诉讼等等一系列问题。
2014年,被煌天国际收购,但由于品牌受损、业绩下滑、客人流失,持续亏损,也不得不把许留山再次卖了出去。2019年8月22日,许留山被肯百盛公司给收购。
结果许留山没有起死回生,早已连店面的房租都付不起,拖欠了52.1亿港元,这笔巨额欠款竟然是压垮许留山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元素玩不动轻食
著名轻食餐厅新元素于2021年12月14日发布通知称因疫情原因,公司运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门店经营遭受严重影响,已经处在出现严重经营亏损和陷入资金链断裂状态,并按照相关国家法律规定,进入破产清算流程。
通知显示,公司将陆续关闭新元素公司所属门店,并陆续关闭中央厨房、行政办公室运营支持部门。对于关闭的门店和办公室支持部门人员,签署停工留职协议,自停工之日起发放所在地的最低工资和缴纳最低社保。另外,对于在破产清算流程中还未关闭的门店,公司全体员工按业绩考核和根据公司现金流的状况来发放工资和确定发放时间。公司鼓励员工自谋出路。
2000年,来自美国的Scott Minoie在上海开了一家果汁吧,2002将餐厅开到了上海商城并取名“新元素”。自第一家餐厅开业以来,新元素每年都获得由杂志读者评出的诸多顶级美食和服务奖项。该品牌餐厅在消费者中的口碑比较良好。
新元素是一家美式风格的餐厅,除了美味色拉、三明治、果汁、果昔和意面等,也提供多种亚洲美食和创意晚餐菜式,客单价在120-130元左右。以健康轻食为卖点的新元素,门店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及写字楼。
新元素官网曾显示,目前门店分布于上海15家、北京9家、广州2家、深圳2家、南京2家、苏州1家、杭州3家、成都1家、武汉1家,合计36家。
谭鱼头做没百亿资产
2021年8月,在大本营成都,火锅谭鱼头黯然关闭了最后一家店。资料显示,2001年谭鱼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人民币。但历史遗留问题造成高额债务,创始人谭长安先后10余次被列入失信执行人。
2021年5月份,谭鱼头49个商标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拍卖,成交价为1510万元,后因为买家悔拍在2021年7月份再次拍卖,成交价为470万元。
谭鱼头在中国餐饮业有过高光时刻,曾经资产百亿、厂房数百亩、员工上万、门店上百家,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如今已轰然倒下。
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7日,主打鱼头火锅。2001年4月经成都市体改委批准改制,成立成都谭鱼头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451万元。拥有食品研究所、烹饪学院、物流、配送中心等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8000余人,年销售额5亿多元人民币,公司品牌无形资产价值8亿元人民币,成为四川省最大规模的股份制餐饮企业。
两次借壳香港上市不成功,彻底击垮了谭鱼头。当时跟香港的一家风投公司已经签订了对赌协议:风投出2000万美元,而谭鱼头则需花3年的时间达到盈利目标,将公司做到上市。按照谭长安的说法,按照2000万美元的规模,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装修、开店,甚至也进行了一些其他火锅公司的股权投资。
结果,风投的钱只进来了前期的500万美元。而这1500万美元的窟窿,直接造成了随后资金链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