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消息称,瑞幸正研究在美国重新上市,最快今年底重返纳斯达克,但被官方紧急否认,称“消息不实”。
2020年是瑞幸咖啡黑暗时刻,上市期间,瑞幸市值曾达130亿美元(约820亿元)。由于财务造假,2020年5月19日,瑞幸咖啡公告称,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通知,要求从纳斯达克退市。
2020年底,被指控财务造假,瑞幸同意支付1.8亿美元的罚金,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达成和解。SEC也在当天向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提交了拟议的和解方案,指双方的和解协议须得到法院批准。有人做了一个计算工,瑞幸的拿铁卖16元一杯,照此计算要卖出超过7500万杯拿铁,才能“挣回”这笔罚款。
瑞幸财务造假事件已经过去两年,这也是瑞幸最艰难的两年,很多人认为,瑞幸可能从此再见江湖,但事实上,同在来看,瑞幸活过来了。
瑞幸咖啡近期发布公告称,已履行之前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和解协议所产生的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民事处罚。
财报显示,2020年、2019年和2018年,瑞幸咖啡的净亏损分别为56.03亿元、31.61亿元和16.1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00亿元。
出人意料的是,2021年三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为23.502亿元,门店总数量增加至5671家。其中,新增自营门店4206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4%;新增联营店(即加盟店)1465家,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6.7%,数量上已经能与星巴克抗衡。
瑞幸咖啡遭到了财务造假的巨大打击,但其本身业务还是可圈可点的,毕竟产品模式具有性价比,早期的瑞幸因为营销做得好,品牌已被市场认知,也收获了大量的消费者。
控股股东变更应该是瑞幸咖啡很快走出困局的一个重大原因,创始人陆正耀退出,做了一个趣小面的品牌。
1月27日,瑞幸发布公告,原股东大钲资本牵头的买方财团已从公司前管理层陆正耀、钱治亚关联公司收购总计3.84亿股的A类普通股。大钲资本成为瑞幸咖啡控股股东。
“无债一身轻”,瑞幸咖啡CEO郭谨一表示,这有助于瑞幸咖啡专注于品牌和市场的运营。
瑞幸咖啡给了投资人和市场的极大信心,不在于企业 的革新,打破了原有的战略和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回馈。
财报显示,瑞幸2021年三季度平均月度交易用户为1470万,较2020年同期的820万大幅增长了79.2%。
瑞幸咖啡在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今年推出的花魁系列上市后非常抢手,瑞幸官方表示,“采购的90多吨花魁豆仅10天就被喝掉接近一半。”有点“自卖自夸”的意思。
目前来看,瑞幸咖啡要想盈利,还有一段路要走,毕竟前期的财务黑洞太坑了。现在,能够跌倒爬起来,已经是很令人惊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