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新式茶饮业共发生融资32起,披露总金额超140亿元,新式茶饮品牌似乎没有一家不和资本相关联的。
新式茶饮市场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级市场,高端市场人均消费20元以上,以喜茶、茶颜悦色、奈雪的茶、乐乐茶为代表;中端人均消费10-20元,比如CoCo都可、1點點、书亦烧仙草、古茗等;低端人均消费为10元以下,如蜜雪冰城、益禾堂等。
但是前几年风风火火的新式茶饮,似乎在前进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在茶颜悦色和奈雪的茶等茶饮品牌一系列的风波以后,喜茶似乎也坐不住了,社交平台上有裁员30%的的消息闹得影响很大。
消息面称,喜茶正在实施裁员,包括:
一,内部年前已启动裁员,年后还会再裁一部分,涉及30%员工。有员工称全体员工无年终奖,另有说法称“延期发放”。
二,信息安全部门全部裁掉,门店拓展部门被裁50%。预示着发展已经触及瓶颈。
三,被裁的员工将得到N+1补偿,也可以内部转岗。
喜茶2月9日紧急回应,以上相关传闻皆为不实信息,公司不存在所谓大裁员的情况,年前少量的人员调整为基于年终考核的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
有网友对于喜茶正常人员调整和优化的表述并不认可,有网友表示,喜茶没有以前好喝了,很多加料相较以前少了很多,定价也不合理。也有网友认为,优化=裁员。
截至2021年7月,喜茶完成了总额5亿美元的D轮融资,投后估值从2020年C轮的160亿人民币猛增至600亿人民币。自A轮到D轮融资,资方身影从红杉、高瓴、IDG等知名投资机构和腾讯、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股东们对喜茶的期待还是非常高的。
上市也许能解决资本的变现问题,但是企业长远的发展并不在于上市。如赴港上市的奈雪的茶最新市值仅为122亿港元。
2月8日,奈雪的茶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1年将录得收入约42.8亿元至43.2亿元,录得经调整净亏损1.35亿元至1.65亿元。亏损幅度虽较上年有所收窄,但从历年财报数据来看,亏损总体依旧在扩大。截至2月9日收盘,奈雪的茶股价报7.13港元/股,与发行价相比已跌超60%。
奈雪的茶一直以来饱受亏损困扰。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营收分别为10.87亿元、25.02亿元及30.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5660万元、-1170万元和1664万元。
2020年,蜜雪冰城的销售额为65亿元,利润为8亿元。已启动A股上市程序,不管怎么说,上市已成为众多茶饮创始人心中的“梦想”。而蜜雪冰城也在开拓其它业务的增长曲线,比如,蜜雪冰城旗下咖啡子品牌 " 幸运咖 " 的门店数量已突破500家。
官网显示,截至2022年2月9日,喜茶已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以及新加坡超过55个城市拥有896家门店。
2022年1月,喜茶调整了多款产品价格,14款单品降价,甚至有产品主动降至10元以下区间,意图打破高端现制茶饮高位定价的定势。其中包括纯茶类降价3-5元,5款水果降价2-3元,芝士降1元,纯绿妍茶更降到单价9元等。喜茶从高端茶饮的定位,开始覆盖中低端茶饮客户群。不过,降价是把双刃剑,喜茶的降价必须要有量的支撑。
而同为新式茶品品牌的茶颜悦色则于同期宣布涨价消息,对旗下大部分奶茶产品普调1元,其中栀晓涨价2元。茶颜悦色表示,市场上原材料和其它成本逐年走高,之前积累下的红利,也扛不住一系列的叠加成本,故此涨价。
2021年11月,长沙网红奶茶茶颜悦色宣布在长沙临时关闭了八十多家门店。茶颜悦色表示,“我们还撑得住,接下来我们会竭尽最大的努力,多做正确的决定,少犯错误,我们还在熬着等春暖花开呢。”
喜茶的内部员工也在调侃内部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喜茶基本都是直营店,但产品的品控一直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去年9月,喜茶曾发生过店员误将用来展示的“样品”饮料拿给消费者,导致该消费者紧急入院洗胃。
新茶饮的温度已经下降了不少,开始回归理性。虽然原因很多: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差异化优势很难建立,内部管理不科学等。有内部管理的,也有外部环境的,但有一点已经确认,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茶饮的空间回缩已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