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东方美食餐饮交流圈 带你认识勤奋乐业的他们!

东方美食杂志创立37年,身边不乏10年、20年,甚至30多年的老读者,而在这些读者当中,有这样一群中坚力量,他们从最初进入餐饮行业就默默地关注着这本《东方美食》(现名:《烹饪艺术家》)并学习至今,问他们为什么一直阅读这本刊物,大家纷纷表示:“阅读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一本带领我入行的书籍,存着很多的回忆”“干货多,看到烹饪艺术家,让我爱不释手等等。”因为疫情原因还没收到杂志的读者也经常会询问小编,“杂志到哪了?还没收到呢”。总之,一句话,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爱。

 

当然,读者的厚爱与建议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工作的源泉。读者的成长也是我们杂志特别关注的,有些读者朋友经历多年的成长与蜕变,从小厨变成了总厨;编辑部收到他们的投稿,他们很乐于将自己的从业经历、烹饪经验、创意菜通过东方美食的窗口分享给大家。


下载东方美食app,“餐饮圈”里聊餐饮


主人公:任师傅

 


最喜欢的版块&分享感言:“喜欢杂志菜品版块,杂志菜品很实用,有些菜品略微改良,就能成为旺菜。”


成长故事:拖着一箱杂志只身闯马来。

 

任师傅是杂志的老读者了,现就职于马来西亚华为中餐食堂。谈起刚入职的经历,仿佛近在眼前。任师傅坦言,2018年通过朋友介绍接到华为餐厅的面试通知,后经过烹饪知识考核,被外派华为驻马来西亚ICON餐厅就职。刚入职那会儿对海外餐厅食客需求了解甚少,因为大部分食客是中国人的缘故,入职前他带来了搬箱子国内调料和半箱《烹饪艺术家》杂志,只身来到马来西亚。带杂志主要是担心做菜没思路,那段时间是《烹饪艺术家》杂志一直伴他左右,帮助他提升做菜思路。“在老前辈的启发下,每天晚上坚持阅读杂志,从中学习适合我们餐厅的一些家常菜品,并自己动手做中国调料。比如马来西亚的食材多以各种河鱼、牛肉、羊排、蔬菜为主,我看到杂志上的‘中西酱汁’就会记录下来,尝试调制,有些菜还真的让我改良的很对味,店内的不少菜品,都是我根据马来名菜改良、融合中餐调料制作的,让我们的员工吃得安心、吃得舒服,最主要的是征服了他们的胃。”


后来,任师傅成为了餐厅的主厨,并且一直有阅读杂志的习惯,他坦言:“作为主厨,我们需要为食客创新更多菜品,每天翻翻杂志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人公:杨师傅


最喜欢的版块&分享感言:“读杂志创新菜,18年,我最坚定的选择。”


成长故事:从2003年开始,杨师傅就与《烹饪艺术家》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就开始被杂志封皮所吸引,到一直以来不断的翻阅、坚持学习,他表示最吸引他的还是杂志的内容部分,每期都会紧跟餐饮潮流风向,推出各种时尚菜品报道非常及时。“杂志里还有各大地域菜系的经典菜品、一线城市高端餐饮精英人物的故事、地方菜系泰斗分享技术、各地的特色小吃、后厨管理的深度剖析、亮德的正能量传递,这些内容无一不让我受益匪浅。东方美食陪伴着我度过了学厨的漫长岁月,我从一个厨房的副手被提升到炒锅、研发组长、高档间主管、副厨、副厨师长,再到成为厨师长、烹饪艺术家,这些成长多亏了多年的读刊积累,感谢东方美食对我陪伴和帮助,未来的日子我也会一直订阅和支持下去,在未来的厨艺道路上,东方美食依然会是我最坚定与骄傲的选择。”

 

主人公:代师傅

 

 

最喜欢的版块&分享感言:最喜欢阅读创新菜、厨房管理、特色食材、烹饪技法的内容。我第一次见到东方美食杂志是在2013年。那是我来到金悦餐饮管理公司的第二年,我们的董事长赵总给我们全体员工都订阅了全年的东方美食杂志,供大家学习参考、探讨交流厨艺。其实早在这之前,我对东方美食就早有耳闻,所以当我拿到书后就立刻翻开看,里面的内容真的很丰富,而且特别实用,不仅有厨师最需要的菜品的详细介绍,还有很多厨房管理、特色食材、烹饪技法的内容。从此我和我们赵总一样都成为了东方美食的“粉丝”。赵总也经常带我参加东方美食集团举办的各种实用餐饮课程,与全国的同行交流学习,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让我受益匪浅。


成长故事:“自1998年进入厨房工作,我始终抱着将厨师这门手艺学精的想法,想进入一家大酒店学习。2000年,我进入金满楼大富豪酒店学习,一干就是13年,从学徒到门店厨师长,不仅学到了厨艺,也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酒店每个月都要求师傅们各自研发出新的菜品,每当这时候,我就安排我们的厨师团队一起学习杂志中的内容,找出其中与我们店里定位相契合的菜品,从中找寻创作灵感,经过一次次的试做和改良,菜品研发成功后,就搬上了我们自己的菜单,而且都非常受顾客的喜爱,在我们店里特别旺销。我真的非常感谢赵总给了我认识了解东方美食的机会,也非常感谢《烹饪艺术家》杂志,让我学到了很多在现实工作中轻易学不到的东西,也让我们大家每个月的新菜研发工作变得更有趣、更高效,我始终坚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主人公:李师傅

 

 

最喜欢的版块&分享感言:每个版块都很喜欢。从杂志中寻求灵感,我们设置了专门的考试制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一直认为学习的态度决定高度,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所以每年我和同事们都会订阅一年杂志,每一期都有不同的内容,都不容错过,这样学习也就有了持续性,每一期都在鞭策我,推动我,从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

 

成长故事:“学习的重点在于如何运用,在我们品海楼不仅有设置专门用来学习的房间,还专门针对东方美食杂志设置了一项考试制度。考试由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组成,总分为200分。我们以考试的结果为依据,一年设置两次调整薪酬的机会,其实不光是牵扯到工资的问题,还关系到职位的调整。成绩优异者或有特殊表现的员工,就有机会免费报销杂志的费用。考试的题目会从每年12期杂志内容里有针对性地抽取一部分,设置成考题。比如考前厅经理,就需要考有关营销案例或者策划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厨房,就会考一些有关刘广伟先生提出的新理念、微调整、微改良,还有全国34个菜系,每个菜系的烹调技法,特色菜的制作(包括热菜、凉菜、面点等),原材料的变化等方面的内容。题目的类型也会根据内容来制定,如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等。此外,每年3-4月份,我们会有一个实操性的考试,考试内容包括自己做的菜以及研发的新品,每一家店我都会亲自去考察,获得市场认可的菜品,企业就会额外给员工增发奖金。通过组织各种培训,来鞭策大家认真学习,同时也是发现员工,激励大家的好方式。”

 


鉴于广大烹友的建议,东方美食电子版杂志在纸版基础上,更便于读者随时随地阅读和学习,精美的杂志设计、可跳转的页面,更适合手机阅读。新的一年,杂志在视频内容及文章内容方面也增加了内容,阅读量更加丰富且多元。

 

读者的成长,是我们快乐的源泉。由我们来分享与记录。

 

如果您也跟以上几位主人公一样,有经历、有故事,乐于分享收获和成长,欢迎大家多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踊跃投稿,说出您与《烹饪艺术家》杂志的不解之缘,将有机会发布在官方平台哦~投稿热线:18901061739(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