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3年亏9亿,知名餐企要放大招了



达美乐是做披萨的,有“披萨之王”的称号。“达美乐中国”的主体是达美乐披萨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达势股份有限公司。

 

达美乐中国于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开张第一家门店,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的披萨品牌公司。目前达美乐在中国共拥有485家直营门店,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上海,并且超过70%的收入来自外卖。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1231日,1990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必胜客中国有超过2500家餐厅,中国本土披萨品牌尊宝披萨,门店数量超过2000家。比格披萨、乐凯撒等本土品牌也逐渐成熟,分割披萨的市场。

 

当然不能以门店数量论“英雄”,还要从营业收入上做比较,从2019年至2021年,达美乐中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37亿元、11.04亿元和16.11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82亿元,2.47亿元和4.71亿元,3年累计净亏损高达9.27亿元。

 

2021年必胜客实现总收入21.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亿元。

 

在中国市场,达美乐增速不快,规模偏小,但按2020年全球零售销售额计算,达美乐是全球最大的披萨公司,截至202212日在全球90多个市场拥有超过1.83万家门店。

 

1960年在美国密歇根州成立的达美乐是一个全球性披萨品牌。那一年,美国大学生托马斯·莫纳和兄弟詹姆斯想要改变困苦的命运,以9000美金顶下了一家濒临倒闭的披萨店DomiNick's5年后,莫纳将其改名为Domino,中文翻译为“骨牌”,希望其生意能形成骨牌效应,开出第二、第三、第四家,达美乐披萨由此诞生。

 

328日,达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美银担任独家保荐人。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的用途,达美乐中国表示,未来两年用于扩张门店网络,于需要时装修现有门店及提高中央厨房的利用率;未来两年用于提升技术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经营效率及服务能力以提升顾客体验等。

 

达美乐中国指出,目前在中国大陆的规模已覆盖10个城市,且计划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新开120家和180家新店。

 

达美乐中国要上市,是因为缺钱了,对于3年亏损9亿元,达美乐中国表示,主要原因是由于疫情影响,同时新增了大量门店、中央厨房,增加一定运营成本。

 

分析达美乐中国的收入结构可以发现,7成收入来自外卖,而达美乐中国在中国市场区别于其他披萨餐饮品牌的护城河就是专注于外送。

 

“外卖30分钟必达”是达美乐中国的使命,达美乐中国凭借其专注外送的经营模式,打开了一条区别其他披萨餐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达美乐比萨”创始人汤姆·莫纳根认为,由于外卖门槛太低,“只有跑得更快,才能站得更稳”。


 

不过,“外卖30分钟必达”有利有弊,由于承诺三十分钟必达,配送服务范围受限,需依靠不断扩增门店来维持配送效率,对于超出配送半径的则无法形成买卖,应该说是一大损失。

 

由于聚焦于专注外卖的商业模式上,达美乐中国由公司自有骑手进行配送,员工成本也相对外包骑手增加了不少。骑手和门店店员近1万人,达美乐中国员工开支占总营收比例高达40%以上,随着门店数量的增加而逐年提升。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约57%的门店位于北京和上海,也是受到了配送性质的影响,如果不能密集开店,在其它城市松散开店,“外卖30分钟必达”就会大打折扣,订单量能就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有一些消费者表示,达美乐披萨存在提前点击已送达的现象,且超时严重。此时,达美乐中国承诺的超时送“免费披萨券”就发挥作用了。有消费者表示:“上次点餐因配送超时,获得了一张达美乐赔偿的免费披萨券。今天用免费券点了一份披萨,结果又超时了,又获得了一张免费券。陷入了免费吃披萨的循环。”消费者喜欢免费吃披萨,但达美乐的成本也会被放大。

 

达美乐中国在广告及推广项目上开支分别为6153.5万元、8627.4万元和1.2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7.4%、7.8%和7.6%。

 

据达美乐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开一家门店的周期在46个月,单店投入成本为150万元,大部分的新开门店首次收支平衡期为1-3个月,门店的一般现金投资回报期为3-4年。北京和上海的门店首次收支平衡期为1-2个月,现金投资回报期为2-3年。

 

重资产投入,成本压力,导致达美乐中国现金流紧张是必然的。

 

实际的资金流运转情况发现,从2019年至2021年,账目上的可用于日常经营的现金流在1-3亿元之间,刚好够维持日常经营活动。这也印证了美乐中国现金流并不富裕。

 

既然自己亲自送披萨也不能保证准时,那么,为什么不换一种运营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