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苏州市餐饮业商会举办了重点企业稳企业、保就业座谈会。苏州市餐饮行业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克服困难稳定员工队伍,想方设法不裁员不欠薪,凝聚行业力量,抱团共渡难关。得月楼、新梅华、同济、百盛、水天堂、金海华等苏州全市重点餐饮企业针对餐饮行业稳企业、保就业主题,集思广益共商对策。
“没有餐饮员工的付出,企业不会有今天。”苏州市多家重点餐饮企业表示,困难面前要有社会责任心,主动挑大梁稳人心,尽最大努力保证不裁员、不欠薪。
苏州市餐饮业确实也不容易,多次因为疫情停止堂食,餐饮企业受到严重打击。
新梅华是苏州知名的餐饮企业,旗下有江南雅厨等品牌,并建立了中央厨房,形成了完善的仓储管理制度,优质的供应商团队,菜品研发和服务培训基地。共有50多家门店,近2000名员工,平均一人薪资每月5000元,一个月发工资就要上千万。营业收入一旦没有了,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苏州市烹饪协会会长、江南雅厨总经理金洪男表示,安全是当前第一要务,同时要千方百计地确保员工的工资准时足额发放。
在疫情面前是餐饮企业表现的时候了。企业怎样才能活下去,最主要的要有人才。
苏州市餐饮业商会会长陈素兴介绍,餐饮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苏州全市有4万多家餐饮企业,从业人员达到40多万,有80%以上的员工是外来务工者。暂停堂食后,餐饮行业面临的房租、员工工资两大难题日渐严峻。
陈素兴表示,“苏州市餐饮业商会帮助餐饮行业拧成一股绳共渡难关。”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裁员是最有效的降低成本方法之一。但很多企业坚持不裁员,一方面是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裁员相当于裁财富。比如,海底捞首席执行官杨利娟表示,不想因为管理层之前的决策失误,让员工受到伤害,转型中关店不裁员,核心竞争力其实还是人。

海底捞在年报中也不断释放人才对于海底捞来说尤为重要的信号:“合共146584名善良、勤奋、坚定的员工是我们优质服务的源泉。”
2021年,海底捞实现营收411.11亿元,同比增长43.7%,净利润为-41.64亿元,其中,啄木鸟计划中一个最重要的措施是主动闭店300家,导致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超过36.5亿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疫情或经营不善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有些企业倒闭了,有些企业出现资金短缺情况,个别企业欠薪跑路了。
疫情期间,一些公司受到影响经营陷入困难。此时,餐饮企业不发待岗员工工资、电话通知裁员,这种行为是否合法?员工该怎么办?
宝鸡市一家知名餐饮企业,由于现金流断裂,累计亏损2000多万元,导致门店无法继续经营而关门闭店。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在接到原来宝鸡员工投诉的从2021年10月至12月底员工工资未付的情况后,进行了调查处理,认定了原来宝鸡在劳动用工中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渭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遂做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决定:责令该企业三日内支付52名劳动者工资及赔偿金共计616604元。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经营,公司确实无力按时支付工资不属于无故拖欠,不构成违法。因为疫情停工停产,或者因入不敷出无力支付工资、公司财务无人上班不能按时支付工资等,均不属于无故拖欠工资。
不可抗力导致经营困难,不能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虽然具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特征,属于《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但用人单位不能据此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即使以上述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亦应当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如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用人单位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困难时刻,需要企业与员工共克时艰,等待市场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