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团声明,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以前能进大型互联网公司是无限荣光,但从今年3月开始,有些人就不这么想了。阿里、京东、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就相继传来了裁员消息。有人说,一听说“毕业”约谈就上头了。
所以,现在,熟人之间见一面也不容易。以前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吃了没有?现在常用的问候语改成了你毕业了没有?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从CEO的位置下来,这是公开的消息,不公开的消息,京东“毕业”了数千名兄弟,旗下京喜拼拼将全部裁员。不过,内部人员辟谣说,京喜确实会裁撤一些区域,并不是涉及到的区域人员都会被优化,有一些人员会转移到保留区域,优化比例为10-15%。
事实上社区团购从一年前最火的互联网赛道之一,变成了不赚钱纷纷被抛弃的项目。京东旗下的社区团购业务京喜拼拼裁员比例为10-15%,裁撤区域包括四川、江西、海南、广东、苏沪等地。
阿里社区电商品牌淘菜菜在不断收缩站点,大面积关停。
分管美团优选事业部的美团高级副总裁陈亮,被宣布脱离业务一线,改任顾问。陈亮转岗后,他此前负责的美团优选、快驴、美团买菜业务交由美团副总裁郭万怀管理。
京东去年四季度财报显示,包含京喜拼拼的新业务亏损额高达32.2亿,同比扩大230%。招商证券的行业报告指出,当前整个社区团购领域已经烧钱近500亿,并且这样的亏损幅度还会进一步扩大。
	
	
据传:
腾讯“结构优化”30%的员工,阿里“向社会输送”20%人才,美团数量也不少,也要毕业数千人。
对于传闻,美团并没有公开表示。不过,很多人想不通,疫情利好互联网大品牌啊!比如:远程在线办公、社交、游戏、网课、外卖、网店等等。
由于动静太大,国家网信办对互联网巨头进行了约谈和调查,得出以下统计,2021年7月到2022年3月中旬,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快手、百度、京东、网易、微博、哔哩哔哩、蚂蚁集团等12家企业总离职人数21.68万人,总招聘人数29.59万人,净增用工7.91万人,其中11家企业招聘人数多于离职人数。
美团公司表示,去年7月份以来,净增员工1.7万人,今年还将继续推进应届生招聘计划。
	
不过,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行业人员的高流动性,说明这个行业正处于高速迭代的时期。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优化上千人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在这个时候,优化掉有经验的老员工,然后招进没经验的应届生,说明了什么?有可能以前的员工薪酬可能过高,这样的优化,对于企业来说是省钱的。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互联网的繁荣是一种假象,当前市场环境或许真的不太好,人们的消费意愿不强了,即使网购也会悠着点了。
对于美团裁员的消息,有一位刚毕业的学生的一句话特别好玩:本来今晚八点一面,七点半面试官说有紧急会议,不会是毕业典礼吧。也有一位刚毕业的学生表示:我们十几名同学上周都面了,但都没有消息,怀疑面试官毕业了!呵呵!
此时,炮轰美团最多的是,收取商家的佣金那么高,骑手的工资也不高,怎么还巨亏呢?
其实,美团年报说得很清楚,美团外卖是挣钱的,但钱是亏在了社区团购等新项目上了。
美团有很多项目组,很多项目有很多东西是重复的,由于项目自身设定的问题,一些项目是低效和赔钱的。因此,免不了有混日子的人,因此,现在出手,优化项目应该说很及时,但美团摊的饼太大,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美团员工爆料:美团这次裁员采用的“闪电战术”,为了防止大家协商抱团,很突然就开始大面积谈;谈完就签,签完还电脑走人,不走权限就关了。
也有人表示,哪有什么突然袭击,酝酿已久,只不过老板没让你知道而已。
有些被毕业的人舍不得离开。有些人则是这样一种心态:我们组有几个毕业了,怎么不裁我呢?
对于裁员的众生相有很多,我们也不能仅凭裁几个人而推断企业会怎样。
其实,疫情是影响外卖消费的。有消费者表示:我以前一天好几单,都在美团上点餐下单,年后就很少点外卖了,自从外卖不能送进小区,还得去小区门外拿,这几个月我最多就只买了十单,坐标深圳。
透过裁员的表象,我们可以深层次地想一想,过去二十多年中,互联网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逻辑之一。但现在大平台通过“烧钱”谋求占据市场支配性地位,追求规模效应后的超额利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和国家出台的“反垄断”重拳,头部大厂的日子没有以前好过了,部分资本也会相应地做出撤资计划。2020年急扩,2022年急收,是由泡沫到正常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