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过关了,卤味上市品牌将添新成员

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证监会审议通过,此前紫燕食品所做的努力得到最好的回报。后期如不出现安全、财务和法律等严重问题,将成功上市,这也意味着,紫燕食品将成为继周黑鸭、煌上煌、绝味食品之后,第四家登陆A股的卤味食品企业。



01
紫燕食品
通过上交所过会

紫燕食品是国内规模化的卤制食品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为卤制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夫妻肺片、百味鸡、藤椒鸡等以鸡、鸭、牛、猪等禽畜产品以及蔬菜、水产品、豆制品为原材料的卤制食品,应用场景以佐餐消费为主、休闲消费为辅,主要品牌为“紫燕”,门店名称为“紫燕百味鸡”。



招股书披露,紫燕食品在全国的终端门店数量已超过4,700家,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紫燕食品目前门店数量已超过5,000家。产品覆盖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140多个城市。具有成熟的供应链管理、食品品质严格管控、产品品类多样化、多渠道销售等方面的优势。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紫燕食品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20.02亿元、24.35亿元、26.13亿元和14.05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约1.24亿元、1.38亿元、3.89亿元和1.75亿元。

卤味江湖的资本市场并不平静,以“紫燕百味鸡”闻名的紫燕食品顺利过会,即将登陆沪市主板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而素有“中华第一鸡”美誉的德州扒鸡也向A股发起冲刺,拟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本次IPO拟募资7.58亿元。




目前,对于跨界餐饮和食品的企业来说,上市是重要的里程碑,市场需求的强劲,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大机遇、大作为。从2022年一季度营收数据来看,预制菜企业整体表现较佳,6家A股预制菜企业累计营收总额达到64.05亿元,同比上升3%。预制菜相关上市企业益客食品、春雪食品、千味央厨、味知香营收均实现增长。以预制菜品牌国联水产来说,自2010年7月8日登陆创业板,到2021年,公司营收从12.23亿元增长至44.74亿元,增长2.66倍,年均复合增速达12.51%;资产从20.80亿元增长至51.19亿元,增长了1.46倍,年均复合增速达8.53%。

02
浙江五芳斋
或成A股“粽子第一股”



浙江五芳斋以做粽子闻名,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11年,五芳斋的粽子制作传统工艺还被国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以说,五芳斋不仅是品牌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其百年传承的品质很稳定。2020年,五芳斋实现一年卖出4亿只粽子的销量。2018年,五芳斋推出了全国首家智慧餐厅广受业界关注。2022年1月,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证监会通过。一旦挂牌上市成功,五芳斋则会是A股“粽子第一股”。


不过,上市要凭实力,今年也不乏被否的拟上市公司,包括已经证实被否的亚洲渔港股份有限公司。而老娘舅、乡村基、杨国福、捞王等拟在香港上市的餐饮企业来说,则更是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卤味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截至2021年6月末,绝味食品门店数量达13136家,煌上煌门店数量达4840家,周黑鸭门店数量2270家。除了头部品牌外,还有很多中小品牌,而小作坊的数量仍远远大于连锁门店。

03
热卤和“卤+”业态正旺
卤味市场发展可期

紫燕食品本次上市,拟募集资金8.00亿元,分别用于宁国食品生产基地二期、荣昌食品生产基地二期、仓储基地建设项目、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对于紫燕食品要完善生产基地,完善供应链,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有正餐属性的热卤以及“卤+”业态正旺扩容和细分局面。对于紫燕食品来说,要在卤味市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除了面对众多小作坊的堵点,还要面对头部品牌的市场下沉。比如,此前固守直营的周黑鸭,在3年前放开特许加盟,近日又降低加盟门槛,特许的城市由99个扩充到近300个,已下沉到乡镇市场。绝味食品门店之所以能破万家,也正是下沉市场并快速加盟扩张。

紫燕食品定位是佐餐卤味,相当于正餐的“一道菜”,2021年,佐餐卤味规模为1792亿元,休闲卤味则为1504亿元,佐餐市场的规模大于休闲卤味,并且佐餐卤味市场的增长速度预计也会快于休闲卤味市场。但前面,我们提到,佐餐卤味的企业偏小作坊,餐饮的属性较强,市场集中度约为2.84%,而休闲卤味的属性偏食品,市场集中度约为9.57%。小作坊具有群众基础,获客渠道为熟客居多,因此,紫燕食品在获得资本以后,在产品价格不具有优势的情况下,能否以产品差异化,快速实现标准化扩张,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目前有上百家门店的品牌菊花开、盛香亭、卤虎将、研卤堂、热卤食光、牛爽爽、卤大妈、卤林传奇等热卤品牌均已获得融资,未来搅动市场的实力不可小视。

如果紫燕食品能在佐餐卤味品牌集中度提升上有所作为,那么,有可能会引领中国佐餐卤味市场的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