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这种菜新增门槛,餐厅售卖需告知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6.6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1020余家,1-6月新增企业注册增速达42.7%。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5年内的企业占比53.4%。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河南以及河北三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目前预制菜市场局面比较复杂,存在监管盲区。特别是在餐厅中使用预制菜引发的消费纠纷不少,餐厅要不要主动告知消费者使用预制菜,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01

预制菜鱼龙混杂

难以体现市场公平

 

近几年,预制菜异常火爆,无论在哪里都能够看到预制菜的身影,预制菜火了以后,资本进入,加速预制菜的发展,预制菜开始越来越火。

 

趣店也进入预制菜赛道,趣店以“1分钱抢酸菜鱼”为卖点进行了吃播带货,第三方数据显示,该直播单场累计销售额达到2.5亿,累计观看人次达到9098.6万,累计点赞数6.44亿,单场直播销量达到863.1万,直播新增粉丝达458.3万。

 

今年2月,江苏省消保委发布了《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指出目前预制菜市场存在菜品质量不尽如人意、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菜品标识不详细、菜品种类单一、物流配送及提货问题多等方面问题,62.32%的消费者表示“预制菜品口味一般”,3.32%的消费者觉得“预制菜口味较差、不好吃”。

 

消费者去到餐厅并不是想吃预制菜的,而是想吃到用新鲜菜品现场制作的菜肴,餐饮企业如果一直使用预制菜制作菜品,长此以往会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预制菜并不能够成为餐饮企业的发展方向,餐厅经营就是要迎合大众需求,满足大众,服务大众,预制菜终究不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

 

就拿西贝来举例,今年年初,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把贾国龙功夫进行升级,他表示:“升级后的‘中国小饭馆’模式,介乎快餐和正餐之间”。西贝莜面村和贾国龙功夫菜对于贾国龙来说,是左右手互博的关系。贾国龙进入功夫菜领域,曾经雄心勃勃地为贾国龙功夫菜制定了10年营业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但是从目前的经营状况来看,似乎离目标似乎还很遥远。

 

02

餐厅使用预制菜

要主动告知消费者

 

有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与C端比例大概为82,餐饮企业仍旧占预制菜的消费大头。这也就意味着,许多餐饮企业会将预制菜进行制作后再提供给消费者。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似乎已经成为餐饮业心照不宣的潮流。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有四点好处:

 

1、节省人工;

2、节省成本;

3、减少厨房工作量;

4、上菜速度快。

 

但是餐饮企业使用预制菜可能会对消费公平和市场秩序产生影响。一方面,现制作菜品和预制菜的品质和口感有差异,现做的菜品价格必定高于预制菜,如果为同一售卖价格,就失去了消费公平,损害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另一方面,餐饮店的菜品制作流程预制菜的制作流程是有本质区别的,现炒现做作为餐厅的优势,一旦失去,有损市场公平环境和正常秩序。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餐饮企业使用了预制菜,消费者应当有知道真相的权利,应当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82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中提到,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因此餐饮企业需向消费者告知使用预制菜。

 

根据有关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到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预计增长为5156亿元。但是在这样的“告知”要求下,预制菜的生存空间受阻,未来预制菜规模增长速度可能会放缓。

 

03

外卖使用预制菜

前景不是很理想

 

除了餐饮企业,预制菜另一个广泛应用的场景就是外卖。


首先,预制菜能够满足外卖快速出餐的需求。对于外卖来说,许多餐饮企业售卖的是预制菜,不仅出餐速度快,同时口味统一,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满足消费者,消费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吃到餐食。

 

其次,预制菜满足外卖的消费场景需求。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外卖的口感相较堂食的口感会差一些,因此外卖使用预制菜,也不会有消费者去计较外卖的口味,消费者对口味的标准淡化,预制菜就极度满足外卖消费场景。

 

随着预制菜的广泛发展,多地也发布了预制菜的相关标准,但是仅作用于地方,目前还尚未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

 

2022427日,全国首部《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在南京正式发布,从食品原料采购、制作加工、包装要求、保质期及最佳品尝期、贮存、配送等环节进行规范,还鼓励食品原料可溯源。

 

2022617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淮安市召开,并制定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工作条例》。这让预制菜市场逐渐变地更加规范起来,食材原料的安全性更高。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一方面,外卖使用预制菜很容易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一个不诚实的印象,长此以往,消费者就会拒绝选购其餐厅的外卖;另一方面,预制菜的选购一定是从预制菜生产厂家那里购买,进行售卖时只是赚取了其中的差价,加上人工成本和制作成本,餐饮企业就少了实体经营的空间优势。

 

无论是从餐厅经营还是消费者购买的角度,预制菜在外卖上的发展前景都不是很理想。

 

结语

 

目前预制菜发展迅猛,对于预制菜的制作、餐厅使用预制菜是否要告知消费者等相关事宜,国家层面还缺乏一个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行业规范。有关部门应主导出台相关规范,有效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