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喜茶值班经理等11人被抓

餐饮企业管理无小事,一旦出现问题,重则影响企业声誉,轻则让企业遭受财产损失。最近频繁出现的财务管理漏洞如警钟般响起。比如,《超级文和友惊现贪腐大案》,3名文和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因犯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法院判刑,涉案金额超百万元。再比如自20121月至201811月期间,味千中国前CFO刘家豪以假支票的方式,挪用最多约2363.7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024万元)。消息一经披露,给味千拉面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股价也随之大跌。而近日,喜茶也出现了贪腐问题。


01

贪腐事件频发

为餐饮人敲响警钟




最近,茶饮头部品牌似乎都有点烦。


网红茶颜悦色到南京开了家新店,开张约半个小时后,因人流量过大造成拥堵,宣告暂停营业,以致于当地公安出来喊话:“诚挚建议广大市民今日不要再来排队。”对于这一“繁荣”景象,很多人怀疑是人造的,不过茶颜悦色也是一脸委屈:公司没有雇人排队、请代购炒作,再借十个胆子,也是不敢。


茶饮上市第一股“奈雪的茶”2022年上半年度业绩不理想,录得营收20.2亿-20.7亿元,同比下滑2.7%-5%,录得净亏损2.3-2.7亿元,同比下滑577.2%-660.2%,市值也由上市时300余亿港元跌至现在的90亿港元。


喜茶于20172月进驻上海人民广场的来福士商场,也是多人排队,多则6小时。每天售出近4000杯,日营业额达8万元,从此,奠定了喜茶的“江湖”地位,目前,在海内外一共有超过800家门店,不过店多不一定是好事,如果管理跟不上,就会出很多问题,近日,喜茶的值班经理等11人被抓,暴露出来了公司管理上的漏洞。




02

喜茶值班经理利用补单诈骗

目前涉及11人被抓


日前,上海徐汇警方结合夏季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破获了一起团伙诈骗案,涉及喜茶门店员工2人,一同参与诈骗的有9名外卖配送员,共抓获嫌疑人11名。


20227月,“喜茶”所属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向公安部门报案称,发现1月至3月间,有人利用公司补单漏洞,大量骗取快递补送费用,金额达到13万余元。


王先生表示,奶茶补送单平时较少,最多也就在3000元以内,公司一般不会记录留档。但公司各门店是与特定快递公司签约月结配送费的,因此公司从快递公司查询数据中发现了疑点。


每个月3000元以内的配送费,现在达到了三四万元,显然极不合理。




有网友表示,终于知道了什么是补单,就是相当于游戏开了一个后门,用来撸羊毛的。


所谓补单,就是门店发现送餐过程中遇到奶茶打翻、洒了或做错等需要重做情况,店长会在专用工作手机上通过指定快递软件,再让骑手补送一单给消费者。另外,门店和门店之间调配物料,A店长也会让指定骑手先跑腿,再根据实际重量多少补下一个外送单,然后结算配送费。


补单离不开一部专用的工作手机,因此民警判断,内外勾结作案的可能性极大。王先生提供的异常补单基本上集中在同一家门店。根据下单时间,民警通过门店监控画面发现,异常单的当天值班经理朱某和王某曾将工作手机交给一名穿骑手服装的人操作,经确认,此人系某快递公司负责该区域配送的组长杨某。杨某在门店工作手机上下了很多单,再用自己手机接单,但没有任何取货送货的动作。


杨某将朱、王二人作为订单收货人,将配送重量调整到50100公斤不等,下单后系统自动派单,杨某手下的骑手接单,其实并不需要实际配送环节。正常补单的配送费在每单9.8元,加重分量后,最高可达每单200余元。所得钱款,由杨某和手下分赃。


杨某和王某、朱某内外勾结,恶意虚构订单800多笔,先后套取快递配送费13万余元。


目前,杨某、王某、朱某三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参与补单诈骗的8名骑手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网友表示,11人分13万元,人均也就1万多,真的得不偿失。


03

贪腐问题时有发生

企业如何加强管理


贪腐事件在餐饮行业时有发生,确实困扰了餐饮经营人。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用了品行不端的人;另一方面公司制度出了问题。


前一段时间,我们发了《超级文和友惊现贪腐大案》的推文,引起了餐饮人的关注。廖帅等3名文和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因犯职务侵占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法院判刑,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更早前,呷哺呷哺一店长利用职务之便,瓜分了30万餐费,构成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20196月至20205月,张某斌在任呷哺呷哺西三旗悦茂店店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与该店员工经事先预谋,在该店内通过让顾客扫描以上六人的微信二维码,或直接收取顾客现金,将餐费收进个人账户,后张某斌再与五人对未上交公司的上述款项进行分成。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张某斌采取上述方式侵占呷哺呷哺收入款共计人民币约29.70万元。


其实,对于“贪腐”问题,呷哺呷哺早有先例,20119人涉职务侵占被拘,包括多家分店负责人、收银员及区域主管,主要是以虚报收入方式侵占营业款几十万元。但呷哺呷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管理存在的漏洞,导致贪腐行为一而再地发生。


店多能产生规模效应,但如果不能防控蛀虫,就会让企业遭受严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