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业受到重创,特别是布局的大中城市的餐饮品牌,可以说大多数是伤痕累累。对于已进入红海的火锅业态来说,受影响程度更大。因暂停堂食、限流、小区封控等疫情管控措施,呷哺呷哺所有门店累计受影响天数达到97000多天,近60%的时间无法充分营业。

8月29日晚间,呷哺集团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呷哺集团录得营收21.56亿元,其中呷哺呷哺餐厅营收10.50亿元,湊湊餐厅营收10.24亿元。上半年新开21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新开6家,凑凑15家。截至2022年6月底,呷哺集团共经营1008家间餐厅,其中呷哺呷哺810家、湊湊火锅198家。

由火锅赛道转入烧烤赛道,趁烧将成为一个人均250元人民币的烧烤新品牌,以“烧肉+酒+茶”的新品牌“趁烧”首家门店9月下旬将亮相上海。伴随多品牌集团会员系统的上线,呷哺集团将通过数字化、裂变式营销步入新消费阵营。
2011年,吃一顿呷哺呷哺火锅,人均只要花35.2元。现在大家对呷哺呷哺的看法仍然停留在价格太贵上面,呷哺呷哺也一度表示要把客单价降下来,通过增加消费频次,提高收入水平。呷哺呷哺能够“挺过”上半年的行业困难期,与呷哺创始人贺光启重任CEO后,对呷哺呷哺和湊湊两大品牌采用了“一稳一增”的战略有关。回归初心推出高性价比菜单、关闭亏损门店,是“稳”战略,护住了呷哺的基本盘。湊湊则是“增”战略,在一二线城市以及境外快速开店,以此成为呷哺的高增长线。原本屈居集团老二的凑凑火锅,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占比已经接近一半了,占集团总营收比例为47.49%,占比大幅提高了10.53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表示,“呷哺集团运营品牌和模式的创新能力已经得到市场的验证,但从火锅品类进入烧烤品类,风险还是很大的。从呷哺呷哺到湊湊,是属于同一品类的消费升级,是走得通的。但是烧烤和火锅则是不一样的品类,消费者是否认同,还是需要市场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