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9月30日,来自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江西省食育协会、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森博明德公司、北京伊尹餐饮集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下和线上结合的方式,召开了“儿童健康与《食学教育》研讨会”,就当下儿童健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食学教育》丛书的出版和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等进行深入研讨。本次论坛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理、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刘广伟主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秘书长魏畅、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总编辑李涛、江西省食育协会秘书长李曦晖等专家学者到会并发表讲话。
目前针对青少年食学教育,国内却缺少一套完整、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教育孩子如何健康饮食的教材出版物。由刘广伟先生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食学教育》系列图书,共八册,包含幼儿园、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用书,以及教师指导用书各1册,弥补了该出版领域空白,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学习资料和依据。
中国健康协会副秘书长魏畅表示,少年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健康管理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对儿童进行食学教育,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食物观、健康的生活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刘广伟主任
本套图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广伟先生说,“食育”这个词汇,是从日本传过来的。食育的“食”字是教育的内容,这个“食”字所表达的不是很清晰,是食物?是饮食?是营养?是烹饪?没有一个准确内涵和外延,也就是说,食育内容的范围是模糊的,这是我们开展食育工作的一个困惑,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在食学知识体系中有“食学教育”一门学科,它包括“食业者教育”和“食者教育”两部分,食业教育内容侧重食物获取,主要是食物生产、加工、流通等。食者教育内容侧重食物利用,食者教育又可分为“食学通识教育”和“食学社会教育”,食学通识教育主要面向中小学,其教学内容主要有认识自己、认识食物、吃的方法,吃的审美、吃病吃疗、吃事劳动、吃的礼仪等。由此可以看出,食育,应该是食学教育,有了这样的规定,就给“食育”这个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教学内容清晰,施教有的放矢。这个知识体系是中国学者构建的,解决了食育施教的内容体系问题,今天我们可以更加有信心地说“食育就是食学教育”。
刘广伟主任还强调,从小学习喂养好自己的知识,和学习语文知识、数学知识同等重要。《食学教育》丛书的编写结合了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以食学为知识体系,通过教室、食学课堂、实践基地、学校食堂和家庭等五个教学场景,理论、实践、体验三种教学范式,引领孩子们从小养成吃饭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利健康成长,而且会受益终生。食学教育具有多重效果,可以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江西省食育学会秘书长就食育教育的责任担当与实践探索发表了想法。“食育工作”被正式列入江西省人民政府2022年全省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要求“紧抓食育工作的‘洼地’和‘窗口期’,实施食育普及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研学检食育一体化建设,促进江西食育标准体系构建”。接下来江西省食育学会将重点围绕《江西省食育普及三年行动计划》中“个十百千万”的工作目标,将我省打造成为全国食育普及典范省份、将“江西食育”打造成为食品安全工作强势品牌。
会议期间,播放了《食学教育》的视频课程“餐前捧手礼”和“表盘膳食指南”,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总编王冰对“餐前捧手礼”进行了详细解说:食物浪费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顽疾,也是一种社会陋习,仅仅依靠法律和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餐前仪式,三者发力,才能根治浪费食物的顽疾。餐前捧手礼,是食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让珍爱食物的传统理念,从经典中走出来,从名言警句中走下来,落实在行动上;餐前捧手礼,从娃娃做起,带动社会,带动未来,人人用、餐餐用、年年用,代代用,彻底根治浪费食物的顽疾。
中华餐前捧手礼共分6步,分别是:第一步:端坐桌前,双手分别放在大腿上。第二步:四指重叠在一起,男同学右手放在左手上,女同学左手放在右手上。第三步:向前伸出手掌,两个拇指搭在一起,两手形成碗状,就像捧着珍宝一样。第四步:将双手贴在心口处,停三秒,心中默念或口中背诵“粒粒皆辛苦”。 第五步: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第六步:将双手放回腿上,礼毕。随着演示,与会嘉宾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渊源流长的深厚积淀。
“表盘膳食指南”从吃前、吃中、吃后三个阶段管理,主张吃前三辨,即辨别自己肌体需求,辨别食物成分特征,辨别季节变化;强调吃中七宜,即吃的数量、种类、温度、速度、频率、顺序、生熟等七个维度的适宜,适应每一个个体肠胃的不同需求;重视吃后二验,即一是观察食物的排出,包括大便小便、眼屎耳屎等,以检验你上一餐吃的是否适当。二是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是精神饱满,还是昏昏欲睡,以检验你上一餐吃的是否适当。研讨会上,来自食学界、出版界及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分别就如何让同学们吃出健康来。如何编辑好《食学教育》系列图书,做了精彩分享。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总经理张明理指出,儿童时期是身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获取知识、树立正确观念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对儿童进行食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食学教育》丛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儿童学习传统饮食习俗、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养成良好的食事习惯,进而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

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副院长孙春明
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副院长孙春明,重点介绍了《食学教育》丛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写原则。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始终遵循了七个原则:一是根据学生认知,讲求先近后远;二是先理论后实践;三是先实物后概念;四是体系概念从四年级开始;五是习惯养成和吃事体验从一年级开始,贯穿六个年级;六是与各年级其他教材相适应,不冲突,没有生僻字;七是低年级画多字少,三年级及以上增加字数,控制图片数,增加单课的篇幅。
老板电器CMO叶丹芃认为,针对儿童及青少年的食学教育,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和扶持,需要政府协会、媒体平台、研究机构等一起联起手来,也需要有更多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方参与进来,贡献力量。老板电器对食育工作的热情,源自于老板电器对于烹饪文化的专注与热爱,能作为发起者之一能参与助力到食学教育的推广工作感到非常荣幸。未来将继续为食育工作的助力,快速推动食育教室在全国各地的落地;利用本公司在烹饪设备研究上的专业性,做好在青少年烹饪实操过程中的安全使用教育工作。
北京伊尹餐饮集团董事长张洪发言说:我们集团将启动“校园小伊尹”食育健康计划。伊尹既是医学祖师,也是烹饪祖师,后人称他为元圣。他在四千多年前就活了100岁,身体健康,品行很好。在《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刊有:“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可以效法)”。“校园小伊尹”食育健康计划,将和地方教育局合作,开展食学教育,培养健康少年。
整个会议在积极友好和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深入探讨了各项会议议题,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期待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出版此套高质量的《食学教育》丛书,为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