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树立大食物观”等重要指示精神,探索食学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承办的“食学自主知识体系研讨会”于11月2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参加研讨会的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和其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就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建言献策,同时为解决制约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食事问题探索路径。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主持。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徐延豪致辞。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副书记徐延豪同志到会致辞祝贺。他在致辞中表示,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们相聚在中国科技会堂,就食学学科发展开展研讨,推动构建食学领域的自主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刘广伟先生提出自主的食学知识体系,构建认识食事问题的学科体系,是具有开创新、自主性和深远意义的探索。食学以人类的食事为研究对象,包括农学、食品科学、营养学等多学科,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复杂学科体系。徐延豪同志表示,中国科协作为中国最大的科技共同体,其主管的理科类学会、工科学会以及其它众多学会和学术组织都与食学紧密相连,中国科协将与中国人民大学和各位专家共同努力,为建构中国自主的食学体系探索前行,贡献力量。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国之大者”育人育才。二是聚焦食学学科领域创新趋势,积极投身健康中国建设。三是以强大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主动,推动民族的食学科学文化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广伟做题为“揭示食事客观规律、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旨发言。
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刘广伟先生做了题为“揭示食事客观规律、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旨发言。刘广伟从4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建立的背景原因、过程和成果、主要内涵以及实践和理论意义。刘广伟将550万年以来人类的所有食问题称为“食事问题”。这个“天”大的“食事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持续的主要矛盾,没有因为文明的进步而减少,相反,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巨复杂,运用现有的现代科学知识体系已无法全面将其彻底解决。

刘广伟最后总结说,食学是完全自主的知识体系,没有依赖第三方。食学的构建是从问题出发,不是从课题出发,以全面解决问题为目的。构建食学体系的本质是以整体认知替代部分认知。中国率先全面彻底解决好食事问题,做“整体治理食事问题的世界典范”,将促进和带动我国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共同富裕等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将为世界食事问题的整体解决提供全球公共产品。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发言。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同志在发言表示,中国科协和人民大学认真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科技教育创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知识,守正创新,勇于探索,在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食学是研究国之大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建立食学的学科,表明我们国家学界在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的创新意识和重要进展,充分表明我们的科技界和学界正在把解决食事问题摆在国家教育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位置。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创新性、基础性,自主性,也有重要的引领性和理论学术性,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来在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上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恰逢其时,意义非常重大。构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的需要,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高国民身心健康水平的需要,也是提高人类资源质量的需要,有利于提高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对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变革,给食物资源的利用和食物的生产供给带来深刻的变革,给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建议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情、农情、粮情和食情的关系,我国食事方面发展变化的重大课题、食事状况及发展走势和趋向以及在食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突出重点、精准定位,进一步明确研究对象和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发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尹伟伦同志认为,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全面、深入、系统阐述了食事问题,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填补了学术空白,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上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对于我们国家,对于人类的健康长寿和可持续发展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建议将食学教育纳入通识教育,从娃娃抓起,解决好影响我们中华民族健康的食事问题。同时找到切入点,把食学与已有的学科无缝衔接,便于学科交叉和交融。食学事关我们民族未来和人类的健康,相信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将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及全面解决世界食事问题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信凯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朱信凯同志发言表示,刘广伟先生作为一位对学术拥有无限热情的研究者,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刘广伟先生创立的食学,横跨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横跨了几乎所有的学科大类,实际上是一个百科全书。刘广伟先生提出的中国的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其独特性有别于世界,会让世界为之惊叹、学习。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食学的教育应该在基础教育的环节就要纳入到通识教育,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要学会怎么吃,怎么吃出健康。同时通过“食学”认识中国的国情、认识农业,认识健康。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朱水芳研究员认为,刘广伟先生对食学哲学层级的研究系统深入,理论和实际意义重大,是一门综合性、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古老又前沿科学,应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建议将食学作为国家农业和生物医学重点交叉学科优先布局和发展;在国家层面,将功能食品产业作为健康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基础性工作加以规划和布局;对关节炎、高血压、高血脂、心脑梗、衰老等我国高发食源性相关疾病,加大食学预防和食疗研究开发和产业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主持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仇焕广表示,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25”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步伐,中国人民大学今年10月发布了《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倡议书》。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刘广伟先生提出的自主的食学知识体系,具有原创性、自主性、系统性,将成为我校重点培育和扶持的首批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项目之一。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