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个体执照能直接变更经营者了,全国首张发给了餐饮

2022年11月1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正式施行。就在当天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向经营者颁发了《条例》实施后全国第一张直接变更经营者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这张具有特殊意义的执照发给了一家餐饮店。

为什么说这件事在餐饮业引起关注呢?是因为如果按照以前的规定,变更经营者,使用了几十年的营业执照就得注销,悦宾饭馆是北京市第一家个体餐馆,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历史感很强。如果变更经营者,40多年的经营历史就会被清零。




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拐进翠花胡同,有一家悦宾饭馆非常知名,成立于1980年,创办人是郭培基、刘桂仙夫妇,是改革开放后北京第一家个体经营餐馆。翠花胡同呈T字形,地理位置很特别,横向往东连着王府井大街,竖向北是五四大街,斜对面是中国美术馆。目前,悦宾饭馆门上挂着的一块“悦宾中国个体第一家”老旧的招牌,依然有着历史的痕迹。招牌菜有蒜泥肘子、五丝桶、锅烧鸭、面筋塌白菜等。




郭培基曾是一家单位的炊事员,刘桂仙厨艺也很不错,于是,全家人就想靠自己的手艺开个饭馆。

原东城区工商局表示饭馆不批。别人一听批不了的答复就走了,而刘桂仙在工作日天天来工商局,“耗”了一个月。后经过工商局领导班子合计,同意给刘桂仙特批。

由于当时还没有给餐饮个体户的正规营业执照,工商局就自己做了一份手写的。遗憾的是,悦宾饭馆的第一张手写营业执照并没有保存下来,后来补发了一张规范的。



作为北京第一家个体餐饮店开业,悦宾饭馆生意的红火超出了想象,相当于现在的网红排队店,有大量大使馆的外国人慕名前来。第一天营业收入50多元,超过了郭培基此前一个月的工资。现在的悦宾饭馆依然有很多慕名前来消费的人。


悦宾饭馆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得益于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餐馆不大,店面呈长方形,只有11张桌子。有消费者表示,这个餐馆很古朴,有许多老物件,收款台里是用算盘算账,墙面上挂着悦宾饭馆开业时报道的报纸版面,以及1980年9月办下来的手写的北京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郭华是这家餐厅的第三代经营者,即餐饮行业所指的“餐三代”,《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正式实施后,全国第一张直接变更经营者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就颁发给了她。

新《条例》由原来“先注销、后成立”改为“直接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实现了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在成立时间、字号、档案等方面的延续,更有利于打造“百年老店”。




郭华表示,承载着老一辈的情感,悦宾饭馆的历史不能“清零”,“新政策出台后,营业执照直接变更了经营者,对于我来说,也意味着我真正的是从祖辈父辈的手中接过了饭馆,通过传承和延续,希望把长辈们传承下来的事业发展得更好,打造成一个胡同里的‘百年老店’。”

当然,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要对原有债权债务作出妥善处理,禁止“新店不理旧账”。在个体工商户变更经营者之前,需要缴清应缴的税款,同时要对债权债务前后经营者之间做出明确的约定,这也是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第三人的利益。

由于个体工商户财产权、经营权的特殊属性,市场监管部门对变更经营者长期以来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杨红灿说:“也就是说,个体工商户可以像企业变更投资人、法定代表人一样变更经营者。这一规定便利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权的转让,既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也有利于个体工商户的持续经营,打造更多的‘百年老店’。”

郭华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希望在博物馆里吃老菜品的体验,保持传承与不变其实比保持创新与变化更具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