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早餐晚吃”这一新的消费模式逐渐火爆,早餐不再是早上专属的食物,油条、包子等具有明显早餐特征的食物,也开始在晚上售卖。夜宵与早餐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其中最火爆的就是夜包子,在抖音上,关于“夜包子”的话题播放次数已经高达3.7亿次,小红书上关于夜包子的笔记将近1万条。

夜包子如此火爆,引发排队热潮。夜馔夜包子是排队人数最多的店铺,在上海的夜晚,每天都有人排队购买。后来夜馔夜包子开到长沙,也是异常火爆。随着夜包子的火爆,越来越多的早餐店加入到“早餐晚吃”这一阵营,豆浆、生煎、粥、烧麦、油条等众多“早点”品类的餐饮店都开启了“夜店”模式。
不仅如此,很多门店不仅将早餐放在晚上卖,甚至提出24小时营业的宣传标语,将原先固定时段的餐品在消费时段上模糊化。
不少店铺不仅延长了营业时间,还对产品进行了创新。早餐的口味大多比较清淡,而晚上消费者通常会选择口味较重的食物,因此在产品上也有诸多创新。以油条为例,以油条作为主材,辅以肉松、海苔、各色奶油做成甜品;又或者在豆浆中加入红豆、芝麻等。

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的改变,是“早餐晚吃”这一新消费模式发酵的催化剂。包馔夜包子合伙人卢宇翔曾表示:“包馔夜包子用川味精准切入了夜宵包子的市场,在当前大环境下表现出了极佳的生命力,不论在北京、上海,还是下沉市场,门店快速拓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段和地域限制。”
“早餐晚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针对年轻客户群,很多店铺都是开在年轻人聚集的商业圈,年轻人对这一类新消费模式的接受程度会更高。就拿包馔夜包子来举例,包馔的目标客户群就是年轻人,年轻人也的确为这一新型消费模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包馔夜包子的火爆,也使其获得了获得了千万级的融资,“早餐晚吃”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但是对这一新型模式,不少消费者仍然存在质疑。
从商家的角度出发,这一商业模式在产品定位上偏向宵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夜宵的需求,但是也被指责是在一味迎合大众需求,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但是这种新型模式虽然迎合了大众的需求,也丰富了夜宵的品类,产品和消费场景都得到了创新。
把产品做的有特色,做出差异化就掌握了核心竞争力。但是新的模式诞生,就会有一部分企业跟风。因此,这种商业模式是否适合所有的企业,还有待商榷。对于企业来说,不能一味跟风,企业还是要找到自身定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早餐晚吃”的火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夜经济的火爆。数据显示,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95后年轻人是夜间经济的主力人群。而夜间餐饮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一种重要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夜宵市场的存量是很大的,但是把夜宵做出连锁化、规模化确实很难的。
从早餐跨越到夜宵,甚至是跨越到全时段,对于很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流量为王的时代,品牌的传播速度加快,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好事,但是注意不能操之过急,还是要稳步发展。
“早餐晚吃”赋予了每一个单品更多的属性,也丰富了消费场景,但是企业要做到屹立不倒,要着眼于自身市场的定位,对准受众精准出击,实现品牌差异化,避免被竞争产品取代,同时品牌也要加强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打造可以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新产品。并且在将长期发展作为目标的过程中,将消费者洞察、用户体验、营销手段、品牌价值等因素融入进去,打造复合竞争力。
不想做昙花一现的企业,就要增加自己的实力,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能一味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