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到处都是感染后怎么办,分享自己被感染的感受的信息,有些分享竟然一字不差,明显是抄别人的作业,赚流量的做法。
放开了,网上一片欢腾,说餐饮门店都迎来了报复性消费,实际的情况并不如此。随着国内多地发出通告,餐饮场所等陆续恢复营业,恢复堂食。从各地恢复堂食的情况来看,上座率明显不及疫情前,但还是有逐步回升的趋势。

现在,很多餐饮店有了生意,但有些店还是赔本赚吆喝,因此,餐饮人还是很惆怅,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疫情防控措施有所放开,但不是一放了之,“走小步不停步”。对于餐饮堂食来说,还是管理得比较严格的。
6日起,进入北京餐饮(堂食)场所,须扫码并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北京市也敬示餐饮企业,切勿放松警惕,要从严落实好餐饮经营单位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恢复堂食。
在西宁市的商业步行街,部分符合条件的餐厅也恢复了堂食,餐厅内采取间隔用餐的方式。
郑州市堂食的恢复对商场整体客流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12月5日,洛阳市西工区恢复堂食,堂食人员严格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果没有,现场进行抗原检测,抗原阴性者方可进店堂食。抗原检测费用自理。
“保定面馆梅姐”在网上发布文章,写了自己解封后营业的经历,“解封后,欢天喜地来开门,刚营业3天,你猜,为啥我又关门啦。我被店里来的阳性顾客感染啦,我中标啦,我也阳啦!“
餐饮店发现阳性,肯定开不了业。更多消费者考虑的是自我防护问题。
有网友表示,前段时间,在美团购买了新开业的餐饮店过桥米线套餐,这个月底到期。中午约同事去吃,同事则表示,过段时间吧,才放开还是小心一点好。持这种心态的人还不在少数。
餐饮团购重出江湖也证明生意确实不好做。而现在的消费习惯也正在被改变,外卖和预制菜正在抢占堂食的客群,如果大家出来吃饭的意愿降低,堂食的生意肯定不好做。
疫情不取得大胜,钱仍然不好赚。消费信心是一个需要慢慢恢复的过程。消费者害怕被感染病毒的恐怖心理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的。因为害怕感染而减少,大家就会减少出来吃饭的频率。因此,餐饮堂食的高频刚需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跨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问题还不能切实得到解决,那么,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堂食繁荣景象。
餐饮被疫情精准打击多轮后,已经很受伤,想要恢复元气还需要时间。不过,2023年肯定回不到2019年,但2023年肯定有自己的精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