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火了,餐企纷纷上新“围炉煮茶”

近日,“围炉煮茶”这一概念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成为了寒冷严冬内的新热潮。煮茶是从古代延续至今的一种形式,从唐宋时期开始流行,宋元以后,将煮茶改为泡茶。现在火爆全网的“围炉煮茶”源自于云南的“火塘烤茶”又叫“糊米烤茶”,三五好友围着火炉,火炉上烤着养生茶,茶壶周围放置着柿子、红薯、年糕、橘子、香蕉等各式各样的食物,搭配各种小食、饮品,充满烟火气又不失风雅,完整地让消费者体验到“围炉煮茶”的乐趣。



一般提到饮茶,似乎都觉得是老年人的专属,与大部分年轻人无关,但是“围炉煮茶”不一样,“围炉煮茶”大多数情况下吸引的是年轻人,深受年轻人喜爱。“围炉煮茶”是一种极具氛围感的体验,即使你没有体验过,朋友圈里精美绝伦的晒图,也让你充满好奇心,迫不及待想要体验一把。

“围炉煮茶”通常采用精美的器具,装修风格上也非常具有观赏性,是打卡的好去处,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拍照打卡。而“围炉煮茶”这一话题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也达到了十几亿次的播放量,电商平台上新增的关于“围炉煮茶”各种商品也是层出不穷,全国多地更是推出不少“围炉煮茶”的套餐,“围炉煮茶”成为新起之秀。

在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诗人李中诗里就曾说过:“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围炉煮茶”更像是古代茶文化的一种延伸。“围炉煮茶”乘着新中式茶饮的东风,与现代生活相融合,和传统文化相得益彰。

茶本身就是暖的,围着有火的炉子,让这份暖意又增添了许多。古代常说“以茶会友”,“围炉煮茶”不仅能够让我们与好友相谈甚欢,还能够增加生活中的趣味性,根据不同的节气、天气、心情,烤制不同的食物,便有了不同的风味。




“围炉饮茶”一般将空间感和体验感相结合,营造一个轻松氛围的同时,又带给大家不同的体验。“围炉煮茶”满足了人们对于温暖过冬的需求,又为大众增添了新的社交场景,为人们枯燥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让人们自在惬意地享受生活。

一家名为传汉堂的新中式房间里正在卖着“围炉煮茶”套餐,屋内装修充满诗情黄奕,是精致典雅的中式风格。搭配上红木桌椅、红泥小炉、精巧摆盘,将整个氛围感拉满,煮茶之余还可以在院子里转转,感受冬日的惬意。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分享生活,分享“围炉煮茶”。

有不少卖“围炉煮茶”的餐馆原本都是卖咖啡等饮品的,在冬日推出“围炉煮茶”套餐,吸引顾客的同时,能够为顾客带来新鲜感,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通过整个平台,将一种小众文化带到大众视野中,宣传茶文化的同时,又让茶文化有了被喜爱和认同的可能。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已达772.9亿元,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达到2795.9亿元,消费者的需求将持续上涨,预计2025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约3700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更高。这也就代表着,作为中国新式茶饮的“围炉煮茶”拥有者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了解,“围炉煮茶”人均消费大概在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多以套餐为主,而这个定价主要根据不同的茶馆提供的茶饮和食物而定。“围炉煮茶”其实是一个很细致的活动,通常翻台率较低,这对于很多靠翻台率赚钱的餐厅来说并不利,因此许多商家会在人数和消费市场上有所规定,一般会在套餐明细中标注出来。

茶一直都有清肠道等功能,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偶尔喝喝茶,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青岛饮食文化研究会王锡芬会长表示:“饮茶是健康长寿的最佳方法之一,多数人应该饮食多样,粗细混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食物互补”,营养全面且平衡,这才是通向健康长寿之路的合理膳食,”

“围炉煮茶”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华传统文化,更为茶饮行业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景,它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可复制性极强,创新性极高,可以结合不同的茶饮、果饮、小吃等产品,发展出更适合国人的“围炉煮茶”。因此如何持久地发展,是所有“围炉煮茶”餐厅老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围炉煮茶”的兴起也让许多人产生了质疑,认为这是一场虚荣的附庸风雅表演,网红属性浓厚,是新中式茶饮发展过程中昙花一现的产物。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围炉煮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途径,带来了新的消费热潮和生活方式,为新中式茶饮的发展尽了一份力。

“围炉煮茶”这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加速社会进步,愉悦国人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是需要大肆宣传的,这种健康的风气,应该被人们熟知。“围炉煮茶”是餐饮社交场景的新选项,为餐饮企业经营业态提供了新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