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全国餐饮收入4435亿元,同比下降8.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89亿元,同比下降7.5%。2022年1-11月,全国餐饮收入39784亿元,同比下降5.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9745亿元,同比下降4.6%。

11月份,受多地疫情防控形势影响,餐饮消费市场承压明显。12月份,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控到位,餐饮市场有望触底反弹。
近一段时间各地反馈的信息表明,餐饮并未来出现报复性消费,而各地的市场表现情况也不尽相同。
目前,北京餐饮承受的压力还非常大。12月7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新十条”发布,12月13日,行程码正式下线。但“放开”对于近期整个市场餐饮的生意并没有带来太大利好,由于消费层面和餐厅层面,人员感染的概率都较高,所以商场和餐厅的人流量显著下滑,闲逛的人也几乎没有了,很多人觉得安全度降低,外出就餐频次明显减少。

北京餐饮的堂食,需要核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这几乎是很难办到的事,一是因为很多人都阳了,二是消费者也不愿意冒风险去餐厅吃上一顿。有些餐厅索性暂时不开放堂食,因为开放营业就意味着大面积亏损,比如,比格披萨索性卖起水果。这和疫情初期,很多餐厅争相卖菜的场面是多么地相似。北京陇湘荟相关负责人证实了这一点,堂食基本停摆,目前餐饮企业基本转战线上。
但线上外卖的日子也不好过。近日,北京外卖送餐速度变慢,存在无骑手接单、配送费涨价的情况。外卖等不到、吃不起。
一位消费者在平台“点了一份炸鸡,等了3个小时才送到。”而这家炸鸡店距离这位消费者不过1公里,平时送餐也就半个小时的事。
有些消费者开始赌两个平台,就是在饿了么和美团同时下单,看哪个平台的单子先到。
“现在外卖员比较少,运力不足。我点外卖一般在饿了么里选蓝骑士专送专区的店铺。会有蓝骑士接单,时间不久太久,就是餐品选择性比较少。”有消费者这样支招。
北京现在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等连锁店已经大范围停业,外卖延迟一二个小时已经是常态。
感染新冠后,对很多人而言,其症状会让人在一段时间内失去劳动能力。这必然导致员工到岗率和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很多企业会陷入瘫痪半瘫痪。
闪送平台数据显示,12月1日至12日,北京用户医药类订单环比11月同期增长 2194.6%。外卖的单子大部分往送药上迁移。
餐饮外卖的单子送不出去,也让相关部门着急,并发出倡议,外卖配送员,能上岗的都要上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京疫情的高峰期快到过去了。以保定为例,较早放开的保定,被冠以“保定跳坑了”“保定太可怕了”。但事实上,很多保定网友表示亲人和同事七八成都阳或阳过了,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生活,街上人和车也多起来了。
北京熬过这个月,生活和经营秩序也该恢复正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