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社区店和商场店两重天,成绩单出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2023年1月8日起,管理方法调整为“乙类乙管”,而不再是“乙类甲管”。好消息,一切都在恢复正常。

12月26日,北京多家餐企发布上周末的堂食成绩单,北京海底捞、湊湊火锅、巴奴等火锅三巨头的部分门店已“一桌难求”,商场店客流恢复明显,社区店也是恢复中,但没有商场店恢复迅猛。




从餐饮整体的恢复情况来看,火锅业态恢复较快,冬季正赶上吃火锅的季节,另外,吃火锅比较放松,氛围感比较强烈。北京湊湊火锅蓝色港湾店排队预约号在餐点段有时达到上百桌。湊湊火锅合生汇店上周六周末两日总销售近17万元,客流量近1300人,堂食翻台率超6。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呷哺集团旗下除了湊湊火锅外,的呷哺呷哺朝阳大悦城店在12月24日,门店营业收入近8万元,茶饮销售超500杯,门店营业收入创近3年历史新高。

12月25日晚间时段,巴奴清河万象汇店需等位150桌。海底捞部分门店已无法预约到当天堂食消费。

西红门荟聚商场的亲子项目聚集,多家火锅和烤肉类态的餐厅表示,恢复超出预期。很多餐厅饭点近等位时间超过1小时。



有一个品牌的火锅店在社区和商场都有店面,他们统计后发现,由于商场流基础大,且以年轻人居多,因此自己的商场店堂食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街边店居民消费还比较谨慎,客流恢复至5成,社区型的街边店客流恢复得更少一点。


有一家开在社区的火锅店也证实以上的说法,自己店面客流恢复至6成,已经能达到盈亏平衡。越来越多身体恢复的消费者前来就餐,从门店外卖的订单量每天在以10单左右的量减少,也可以得出结论,出来就餐的人是比以前多了。




海底捞广州部分社区门店,近来客流量增长近20%。新一代番茄锅、猪肚鸡锅底、三鲜锅底等清淡开胃的锅底点击率提升,滋补类牛羊肉的点击率比较高,海带苗、豆花、虾滑等食材比较受欢迎。

华宇购物中心的重八牛府火锅店的堂食恢复到正常时一半,每家商场的客流情况不太一样。目前,重八牛府火锅店9家门店已经全部恢复营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企业则在各平台通过发放优惠劵的方式吸引消费者上门。




一些强社交属性的业态恢复度比较景气,茶饮、咖啡等业态也相继爆单。喜茶广州四海城店的销量增幅达679%,喜茶成都新都苏宁易购广场店销量增幅为607%。并一度呈上升趋势。喜茶GO微信小程序显示,最近几天包括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地的喜茶门店出现了爆单现象。

目前来看,由于上海疫情放开的时间相较于北京、广州晚一些,因此,市场反应的节奏也会慢一点。餐饮的景气度和活跃度都还不够高。圣诞节、跨年、春节一直是上海餐饮及酒店界的营销重点,但由于“放开”之后,快速蔓延的疫情,让2022年的圣诞节变得十分惨淡。不过,从广州、北京市场的恢复情况来看,上海餐饮在春节期间复活是大概率的事。




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是想吃,二是敢吃,所以,餐厅堂食生意在慢慢恢复中。

有人感慨,在路上,开始堵车了。广州、上海等地的餐饮业也重燃烟火气,迎来消费小高峰。

“餐饮业会成为疫情后恢复速度最快,发展速度最迅猛的业态之一。”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于“疫情严重时,短期内可采取以下减少人群聚集的措施:餐饮场所应限制同餐人数,或取消堂食。”的过度解读,我们认为放开趋势是确立的、确定的,行业需求未来快速恢复确定性强。在餐饮供应端的底部反转的形势下,在需求恢复叠加成本改善的主旋律下,我们认为餐饮业已走出至暗时刻,对餐饮业的未来持积极看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