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昌平奥莱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5万元。其处罚原因为:该餐厅1月13日销售的辣白菜猪肉双拼饭热卤套餐混入1只蟑螂。
执法人员1月16日现场检查发现,距当事人举报前最近一次消杀仅5天,餐厅现场仍发现43只蟑螂。由此认定该餐厅虽每月消杀,但环境消杀不彻底、不干净,是造成食品混入异物的主要原因。
截止到昨日,媒体致电餐饮门店,工作人员表示:“罚单已下发,店长下午去交(罚款)。”
01
严抓食品安全 不得敷衍了事
此类食品安全和卫生的担忧,让餐饮从业者不得不深刻反思,餐饮卫生管控和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得到重视。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餐饮人奔波劳累,为的就是能让企业尽快恢复疫情前的生机,而食品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命脉、企业长期的声誉和发展,更关系到消费者对于餐饮品牌的信任、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所以,企业切不可把食品安全生产当成儿戏,而是应该不断稳扎稳打,做好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从吉野家事件中不难看出,其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安全生产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后厨的高效管理明显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在食品加工中,诸如:粗制滥造、员工操作不当、忽视品质、监管不利等行为,都是导致其食安问题发生的根源。
02
食安问题卷土重来
去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土坑”酸菜生产内幕,酸菜制作过程无安全保障、卫生状况堪忧问题,让人触目惊心;今年央视“3.15”晚会又曝光了“香精大米”假称泰国米事件……
然而近日,另外两起食安问题同样引发热议。网红西餐厅蓝蛙(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店)后厨乱象被曝光,北京台记者卧底蓝蛙后厨,发现制作沙拉的水果存在发黑发烂;食材有效期标签随意更换;抹布不区分,擦完刀具擦垃圾桶等问题,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涉事门店进行执法检查中发现:该店存在消毒记录、食品报损记录不全等问题。目前,涉事门店已停业整顿,并进行立案调查,同步对辖区内全部10家蓝蛙餐厅展开食品安全检查。
另外一起关于食品安全的热搜,3月15日,“女子疑吃自嗨锅后食物中毒被送医”,引发网友讨论。据报道,卢先生的妻子陈某网购了4盒“自嗨锅蒜香花蛤粉”,与女儿、母亲3人一起食用3盒自嗨锅后,都出现了呕吐、发烧、腹泻等症状。随后,3人被送至四川凉山会东县人民医院住院救治,经医生初步诊断为食物中毒。其中,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被诊断为: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可能、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等。
虽然经多方调查取证,留样检测,检验结果该产品均为合格;但其旗舰店同款产品的宣传图片标注为“致富款花蛤粉,标价176万”,页面下方还显示了“蒜香花蛤粉事件情况说明”的图片,内容为“女子疑吃自热火锅后去世”相关报道图片等行为有侮辱死者的意味,对于品牌造成了不良影响。
03
食安问题重如山 为何屡禁不止
多年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一直严查、坚决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不仅强调核查涉事门店,也注重全面排查同品牌所有门店;不仅强调聚焦单独门店,也注重强化总部管理;不仅强调严惩涉事门店,也注重处罚到人;不仅强调惩处涉事企业,同时也注重追查上下游和同行业各有关企业。不断加大严惩重处力度,对暴露的问题冒头就打,对违法者实行最严厉的处罚。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各个层面,隐秘又分散,增加了查处难度。虽然处罚力度很大,但食品安全问题每年频出,屡禁不止。总结起来,这其中不免包括不良企业为节省成本、提升毛利而带来的利益驱动,带来食材污秽不洁、过期发臭也照用不误的结果。
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拓宽监管渠道,将突击检查常态化、网格化,采取直奔企业、直插现场的形式,对问题企业进行重点查、回头查、反复查。此外,针对于危害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再不断提供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从根源上杜绝乱象的出现。同时,以信用评级、优惠政策等柔性激励方式,引导企业形成合规与封控的内部体系,强化企业和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