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两年亏损6亿,呷哺持续扩张找出路

近两年,由于餐饮行业整个大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影响,呷哺呷哺一直在关店和开新店中徘徊不定,且在2021年和2022年两年间亏损合计达到了6.46亿元。但是进入了2023年,呷哺呷哺重拾信心,宣布了2023年扩张计划,计划新开230多家门店,其中,呷哺呷哺品牌新开120家,湊湊火锅新开超70家,烧烤品牌“趁烧”新开20家。


01

呷哺发布年度报告
发展遇到挫折

近日,呷哺集团公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中显示,作为火锅第一股的呷哺在2022年整年实现收入47.25亿元,同比下跌23.13%,净亏损3.53亿元,同比扩大了20.48%。


针对收入下跌的原因,呷哺集团在报告中指出,这两年的亏损归为受疫情影响,旗下餐厅呷哺呷哺去年合计无法营业天数约17.82万天,凑凑无法营业天数约8574天。但是目前疫情已经结束,消费者对于呷哺呷哺的止步不前,依然持有怀疑态度。


在整个疫情期间,餐饮行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作为一家家喻户晓的大企业,呷哺呷哺也经受了不小的挫折。但是纵观呷哺呷哺这些年来的发展状况,不难发现,疫情并不是导致经营状况变差的主要原因,只是放大了其经营颓势。

02
呷哺发展势头良好
未来将继续扩张

呷哺呷哺曾在2016年发布“千百十计划”,及2020年实现千家门店,营收100亿元,净利润10亿元,此时的呷哺呷哺发展势头良好,进入了高速扩张期。


到了2019年底,呷哺呷哺超额完成目标,门店数量达到了1124家,但是盲目的扩张并没有带来营收的增长。2019年,呷哺呷哺营收60.61亿元,同比增长27.35%,净利润2.88亿元,相比上年下滑37.71%。在此后的经营中,同店销售增长率也在不断下滑,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分别下滑1.4%、23.9%、8.3%和44.1%。


呷哺的2022年年度业绩报告中显示,在2022年,呷哺集团覆盖旗下全品牌,共新开设了86家门店,饼干比了84家门店。进入2023年,将开展扩张计划,计划新开230多家门店。呷哺也表示,2022年以前,餐厅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导致营运布局失衡,接下来将会做出调整。

03
扩大品牌优势
提升品牌影响力

呷哺呷哺这几年为了扩大品牌优势,其实做了不少努力。目前呷哺集团旗下有呷哺呷哺、凑凑、茶米茶和趁烧四个餐饮品牌。


呷哺呷哺

呷哺呷哺于1998年创立于北京,2014年底在香港上市,其快速发展,得益于吧台式火锅餐饮业态,即主打“一人一锅”,还有超低的客单价,主打性价比,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更有价值感、更快速方便的餐饮产品与服务。


凑凑茶憩

2016年,凑凑火锅·茶憩以复合式新业态在北京开业,主要定位于中高价位的细分市场,全面升级聚餐全流程的体验,掀起场景式火锅新潮流。凑凑秉承一店一景皆学问的,每一家门店装修风格都不相同,具有极强的社交属性。同时以深具台湾特色的饮食精神,引领“火锅+茶憩”的行业变革。


茶 米茶

2018年7月,茶米茶Tea Me Tea上线,它秉持一代茶宗之志,坚持以“匠心制作”的手煮原叶茶冲泡茶汤,以“每桶茶汤不超过三个小时”的标准来做好每一杯茶饮。


趁烧

2022年9月,呷哺跨界进军烧烤赛道,首家趁烧门店就选择开在了上海。新设品牌想要将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于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既能够促进品牌年轻化想,又能打开高端餐饮市场。烧是集“烧肉+酒吧+茶饮”一体的复合式餐饮店,帮助呷哺拓展了高端的餐饮消费场景。


海外市场


去年年初,凑凑就加入了新加坡市场,目前已在新加坡拥有3家门店。今年春节期间,呷哺呷哺也在新加坡开出首家海外店。目前,呷哺集团已成立海外事业部,未来将在海外市场进行多品牌布局。

结语

专家表示,呷哺呷哺在服务上没有差异化,品质、供应链一般,品牌调性也一般。因此,想要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要在品质、供应链、场景、服务体系和客户粘性等方面进行提升。

呷哺方也表示,新的一年并将利用大数据,提升新开餐厅经营效益。并通过持续提升旗下餐厅坪效,以缩短投资回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