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网友热议。事情是这样的:有网友拍下杭州某高校食堂内的“2元盖浇饭”的展板,只有2元的盖浇饭包括一荤一素和米饭,其中素菜每天有6-8种可供选择,荤菜每天不一样,有肉丸、蛋羹、翅根等,米饭可以无限续,同时还提供免费汤。
看到这则新闻,小编第一想法是:哇塞!学校团餐都这么卷了吗?这生意怎么做?毛利是如何计算的?经营赔本生意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脑袋里产生了无数个疑问。
据媒体从校方处了解到,学校食堂之所以推出“2元盖浇饭”套餐,主要是出于为家庭困难的同学考虑。小编这下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
据了解,学校的这一举动,源于2005年,当餐厅管理人员发现有的同学就餐时仅购买一份白米饭,然后就着免费汤解决三餐时,学校召开的学生座谈会商讨解决此事的办法,并希望为家庭困难的同学解决就餐问题,尽一份绵薄之力,于是这才有了开设专窗,以一份荤菜+一份素菜+米饭的盖浇饭2元餐的诞生。
十余年过去了,杭州某高校依然为家庭困难的同学保留着“2元盖浇饭”的菜品,“2元”的价格始终没有变过。
01
团餐服务的核心是记忆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团餐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包括:突出时尚感和个性化装饰、特色档口、连锁品牌入驻等,同时根据受众对于健康饮食理念的需求,开发新品类的菜品,让大家对产品产生记忆点。所以说,“2元盖浇饭”打造了一种情怀和美好的记忆。很多往届毕业生想到这个盖浇饭都充满了对学校的回忆和对校园生活的怀念;这碗盖浇饭成为了莘莘学子度过艰难时期的力量支撑。这些会作为学校美誉度得到不断的传播,获得更多生源的关注。从表面上看,学校推出“2元盖浇饭”产品亏了钱,但实际上却收获的人心和好评。
02
技术手段在团膳中应用更普遍
另一方面,技术手段在高校食堂中应用变得更为普遍,例如人脸识别、智能称重等技术被实际应用。伴随着第三方服务商的加入,高校食堂正经历着技术、甚至整体产业链的变革。针对团餐不同产业链,对于技术的要求有所不同。其中,团餐数字服务商提供移动支付、人脸支付、智能称重、大数据应用等技术服务,主要能提升师生就餐体验和食堂经营管理效率等。例如:餐厅运用信息化系统后,能节省刷卡的时间;后端数据库还能把所有菜品储蓄在库里,方便餐厅及时了解各类菜品的人气,为经营、供货和口味选择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03
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
食品安全是团餐关注的焦点问题,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服务商能够从源头开始严把质量关,帮助食堂排除安全隐患,让师生吃到的每一口饭菜均符合健康安全标准。食安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主要通过人员来控制风险。所以,在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的同时,要不断打造品牌区格,帮助食堂建立自己的食品安全规则,全方位、系统化、针对性的排除所有潜在的安全隐患,优化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