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核污水排海,中国餐饮业发展受影响?

就在昨天,“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约有134万吨,2023年度将把约3.12万吨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每次约排放7800吨,根据计划,排海时间至少持续30年。



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首席专家刘新华表示:由于福岛第一核电站退役需要数十年,这个过程中还会持续产生大量核污染水,排放时间可能远超30年,核污染水排海将会对海洋生态产生长期影响。



海洋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这种强行将核污染水排海的行为,无疑是在拿全球海洋环境和全人类健康当赌注,强行制造出一场海洋灾难,乃至全世界的灾难。



这场灾难的发生造成了很多民众的恐慌,韩国盐价大涨,民众“举国囤盐”。在国内也有不少地区出现了抢购食用盐的现象。8月24日,京东超市上关键词“盐”搜索次数环比增长377%,食用盐成交额环比增长498%;在北京、上海盒马平台上搜索,多款盐显示“缺货”和“补货中”。



针对此现象,专家表示:“我国餐桌食盐70%-80%为井矿盐,无论从产量和储备量来说都是充足的,目前国内食盐市场供大于求,不必存在焦虑心态。”

但是即便如此,“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也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加深。事件首先影响的就是进出口行业,其次影响的就是餐饮行业,尤其是日料店和海鲜料理店。



目前中国海关宣布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实施100%查验。但是其实对于大部分平价日料店来说,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对其影响并不是特别大,它们的很多食材都是来自中国本土,全国各地发达的养殖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但是一些以新鲜生鱼为核心食材的中高端日料店的确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想要在短时间内找到能够完全替代的原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原材料的改变就代表着价格和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对于高端日料店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讲,这可能会促使中国本地食材供应链的升级优化。




对于“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是否会对中国的餐饮业造成影响,深耕餐饮行业30余年的俏江南创始人张兰表示:“这对中国的餐饮行业的整体影响不大,因为中国的农林牧副渔已经很发达了,日料店的占比很小,中国有八大菜系,我们要对自己的品牌有信心,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要对自己有信心、有情怀、有责任,同时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



全球民众对日本这次处理提出强烈谴责和抵制是必然的,而且全球损失也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既然如此,我们更要肩负起身上的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许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其他人的行为,也无法阻止灾害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持续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各位餐饮同行们,尤其是受到影响的餐厅,还可以推出更多新颖的菜品,结合当地特色与国际化潮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品牌推广和销售,开辟更多的业务渠道。



政府也可以通过更加透明的沟通和严谨的科学证据,向公众普及有关核污染的相关知识,稳住民众心态,并加大检测和监控力度,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提供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味、安全和繁荣的餐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