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关注可持续发展:刘广伟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食学引论”

11月15日,食学学科奠基人,世界食学论坛创始人、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食政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刘广伟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一场题为“可持续发展(SDG)中食事问题的系统治理——食学(Shiology)引论”的讲座。



刘广伟教授首先通过视频向在场学生分享了第四届世界食学论坛的盛况和部分重要观点,勾勒出了食学领域的前沿议题和关注焦点。



在讲座中,刘广伟教授深入剖析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并指出在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至少有13个目标与食事问题高度相关。他强调指出,食事问题的解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如能够有效应对食事问题,将为全球社会带来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保障。



刘广伟教授进一步介绍了食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概念与内涵。他指出,食学作为食物、食者和食序三合一的研究范畴,从传统的食物系统扩展到更全面的食事系统,旨在研究人类食物需求与健康关系的整体性问题。食学不仅强调整体性和问题导向,更是为解决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食事问题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的重要学科。

在介绍食学的六大要素时,刘广伟教授详细讲解了学科定义、任务、学科位置、三角结构、学科体系和原理。这些要素深入阐述了食学的多维度特征,为听众提供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进一步,刘广伟教授讲解了食学的十大原理,包括“食化为肌”、“肌食耦合”、“食可致疾”、“食可疗疾”、“五觉审美”,以及“食孕文明”、“食事三角”、“食事优先”、“食为二循”、“食乃序基”等。这些原理涵盖了食者健康和食事秩序等关键领域。刘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强调了食学对于社会与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

最后,刘广伟教授阐述了食学中的十大观点,这些观点包括人类的“三吃”需求,食事系统大于食物系统,食物利用效率是食事效率的核心等,从人类需求、食物认知到食物系统变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强调,食学是为全球80亿人服务的全球公共产品,其实质性作用远超乎学科领域的边界。



刘广伟教授的讲座内容生动而具有深度,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与刘教授共同探讨食学领域的前沿问题,针对当下食物泛政治化、化学添加剂误导食者感官、不良食行为导致肥胖等问题踊跃提问。刘广伟教授耐心解答了这些问题,并向积极发言的同学们赠送了《食学》、《食事求是》、《食事问题概论》、《中餐概论》等书籍。刘教授更提议同学们设立一个百岁健康寿命的“小目标”,鼓励他们积极追求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共同探索未来食学发展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