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网友称,“麦当劳12月27日主要产品全线提价,接近90%的主要汉堡小食类产品挂牌价将于12月27日起提价0.5元,麦卡套餐同步涨价1元。”
12月27日一早,麦当劳的涨价“如约而至”,不知道有多少“麦门信徒”要伤心了。
但是这已经不是麦当劳第一次涨价了,麦当劳已经连续第三年对价格下手了。
统计,2021年至2022年间,麦当劳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多轮调价,各款餐品价格上涨0.5元至3元不等。2021年12月,有“穷鬼套餐”之称的“随心配1+1”套餐,就由最初的12元调整至12.9元,今年初又涨到了13.9元。
可能有人觉得涨了五毛影响不大,但是架不住每年都上涨,叠加起来就已经涨好几块了。但是好在,这次涨价没有对“随心配1+1”套餐的价格进行调整。
而且有消费者注意到,除了价格上调以外麦当劳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变相提价。汉堡变小、取消炸鸡裹粉流程......
针对涨价一事,麦当劳工作人员表示,调价主要是“结合营运成本的变化,会定期评估调整价格结构”。届时,会在各个点餐渠道进行明码标价公示。
同时,对于消费者对产品越来越小的担忧,公司表示会保证产品质量,继续提供优质美食体验。它表示调价是为了保证正常运营,会尽量考虑消费者承受能力。
此次调价背后,反映的是餐饮企业面临的种种压力。
近年来,原材料、人工、租金等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的运营压力明显增加大,调价成为应对的手段之一。但对于餐饮业来说,价格的稳定性非常重要,频繁涨价也存在风险,可能会影响品牌形象、减少客流量。麦当劳连续三年涨价,伴随而来的是巨大的风险。
不过涨价,似乎是麦当劳实现万店目标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以麦当劳当下的市场规模、全球化的供应链及加盟商管理水平,2028年内实现万家门店的难度不大。
数据显示,目前金拱门在国内的门店数达到5400家左右,到2028年还有5年时间,每年要开1000家左右的分店。如此频繁的开店频率,更是加剧了麦当劳的压力。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快餐行业,麦当劳在当下的中国市场会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
随着开店数量越来越多,一二线城市门店日益饱和,下沉市场将成为扩张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是在价格更为敏感的下沉市场,汉堡王、华莱士、塔斯汀等快餐企业已形成规模,麦当劳在价格上并不具备优势,连续涨价也让消费者越发敏感。
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快餐连锁品牌,麦当劳以其独特的快餐文化吸引着数以亿计的顾客。价格上涨无疑会对经济承受能力较弱的消费者造成一定冲击,但是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这是它必须要迈出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