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现食品安全问题!
之前的“鼠头鸭脖”事件,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最近出现的“猫兔争齿”事件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事件回放
女子吃干锅兔疑吃出猫牙
2月25日,广西柳州网友爆料在银泰城一家湘菜馆点了一份干锅兔肉,吃到中局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一个奇形怪状的牙齿。
▲客人拍摄的干锅菜
从外观来看,跟猫的牙齿极为吻合,因此客人怀疑店家用猫头代替兔头!店家却说都是凭良心做事,称已联系供应商,从源头查起……
虽然我们还没有办法完全确定发生了什么,也许,这一切都只是乌龙一场,顾客的疑虑可能是对形似相混的肉块的误会。
但若真有其事,背后的黑幕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屡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为民众所关注,也是餐饮行业的底线。一遇“食安”毁所有,餐饮老板该如何避免管理漏洞?我们采访到潘多拉餐饮有限公司、济南闫府私房菜和上海捞王餐饮,看看他们是如何应对“食安危机”。
潘多拉餐饮:张贴二次保存标签
一般来说,社会餐饮的首要元素是产品和服务,但是团餐要始终更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把食品安全当作生产时的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全流程、多风险点管控。
种类繁多的物料有开封的,有散装类的,有加工备用的,甚至开封的调味品,这些都需要做相应的储存时间管理、储存要求管理,不然非常容易时间过长变质,或是温度不符合要求而变质的情况。
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二次保存标签,所有的食材必须张贴标签,并且保存制度中明确说明了保存环境要求。
比如一块鲜肉,在进入潘多拉验收货流程时,必须在接到货物后20分钟内转入冷藏环境,如即时加工2个小时内必须加工完,而进入冰箱就会在食材盒外部贴上48小时的标签,这样才能保证食材保持原由风味的同时,还能不产生因存储不善带来的变质。
闫府私房菜:处理食安客诉遵循5个步骤
在我们后厨有一套严格的食安落地管理系统,包括食安危机事件处理流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处置要点、员工“五病”调离制度、“六级检查” 管理规定、不合格产品处置管理规定、“闭餐打卡”反馈内容等,并设立了食安看板、分色管理等看板,便于执行和监督。
▲济南闫府私房菜的后厨
一旦有了食安危机事件,我们要以“为客负责”为原则,力求圆满解决顾客的抱怨,最大限度争取消费者的谅解,直至满意。
而遵守法律,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同时捍卫公司应有的权利是我们处理此类事件的基础,继而加强专业训练、完善危机预防措施及规范,在未来工作中防范于未然作为危机处理的第一原则。
如果遇到食安危机事件,我们处理食安客诉一般遵循这五个步骤:
第一步
了解情况→有效倾听+还原真相+责任的自我判断评估
第二步
安抚顾客→感同深受+表示关怀+不与顾客争执讨论责任
第三步
提出解决方案→及时+按照公司原则、遵纪守法+不说硬话、不做软事
第四步
感谢并征求顾客意见→虚心接受+及时改进
第五步
记录事件→内部填写+及时发送各部门]+班会案例讲评
捞王餐饮:食安防控自画一条粗线
在食安问题上,我们会自画一条很粗的红线,且极为重视。认定为来路不明的肉、走私肉或僵尸肉统统都不会接收,选用的食材都是来路正规,而且是能开发票的货物。
在上游食材端的选用上,我们将供应商从甄选、订购、加工、仓储、物流、配送全程标准化和数字化,采用统一的采购系统集中处理所有采购订单,并采用严格的评价及问责机制。
将食品安全纳入店长和厨师长的绩效考核,从而简化门店员工对原材料的加工流程,保证不同门店之间的出品质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