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食 - 专业餐饮杂志与配方平台
返回业界播报列表

“剩菜”也有春天?许多知名餐饮已加入,会引起餐饮界狂飙?

“剩菜盲盒”并不是所谓的“剩菜”,而是餐饮商家利用临近过期或者打烊前当日过剩的食物,进行随机组合和搭配,以低于原价的形式售出。因“低价”、“有趣”等因素近几年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在一线城市逐渐走红。

其实这种新型的餐饮模式起源于国外,丹麦一平台Too Good To Go(扔了可惜),该应用程序的核心理念是环保主义,将超市餐饮卖不完的食物以划算的价格出售。


对于餐饮商家来说,如果加入这种“剩菜盲盒”除了可以减少库存降低成本这个因素之外,还可以拓宽销售渠道,并且达到了引流的作用。当消费者用低价试吃被引过来之后,觉得味道不错从而产生了复购的可能性。

在消费降级大趋势的当下,并不意味着消费的品质也要降低。“剩菜盲盒”恰好满足了消费者有品质的省钱这个需求。部分人觉得既能帮商家清理了库存,避免食品浪费,又让消费者得到了优惠,是一件双赢的事情。那么在“剩菜盲盒”里,都可以买到什么呢?


“剩菜盲盒”里都有什么?


在众多可购买“剩菜盲盒”的平台中,“惜食魔法袋”是业务铺的最广的,目前已经开通了全国23个省的46个城市。打开微信小程序“惜食魔法袋”,可以看出里面分了烘焙、轻食简餐、饮品、卤味熟食、鲜花、零食小吃和果蔬7种品类,并且耳熟能详的连锁餐饮品牌很多。


原麦山丘举例,原价30左右甚至40元一个的面包,现在十几块可以买到两个,立马让你感到超值。因此像这种热门的店铺通常在小程序里上架了之后,等到开售时间就很快售空。

还可能收获额外的惊喜,比如好适口小份魔法袋售价为7.9元,根据用户的评价可以看出有时候会获得七个馅饼,有时候则是一屉小笼包和三个馅饼又或者是一屉小笼包、一笼水晶蒸饺和一个玉米饼,总之都会使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而且还有的店铺还可以根据库存情况挑选自己喜欢的款式和口味。


“剩菜盲盒”的弊端


当然,“剩菜盲盒”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它的内容和价格没有相对的固定性,里面的内容也相对于随机,一次不喜欢就可能拉低消费者的预期,品控相对而言也没那么确定。

首当其冲的就是许多人都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部分商家在进行包装时可能不太精细,消费者购买后若保存不当可能增加食品安全的风险。其次是在售卖“剩菜盲盒”时,包装上也许不会写明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等较为关键的信息,一些消费者表示虽然愿意相信食品是新鲜的,但还是希望能有明确的相关信息。最后,目前市面上对于“剩菜盲盒”的监管和标准尚不完善,难免会有不诚信的商家来“钻空子”。


作为商家在把握新机会的同时要做到遵循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销售的临期产品应符合规定,可以安全健康食用。为了避免消费者食用后出现问题,还可以标出每一种食品的到期时间,最佳食用时间等。


“剩菜盲盒”作为一个在国内还没兴起几年的产物,目前还是一个“小而美”的平台,随着未来的不断发展以及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会更加完善,各位餐饮人们对此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