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作为一座美食之城,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孕育了众多餐饮品牌,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再加之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网红餐饮品牌层出不穷,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有的餐饮品牌热度转瞬即逝,有的餐饮品牌却能保持长红,甚至成为所在城市的一张名片,长沙文和友就是其中之一。
在成为了“顶流”之后,长沙文和友也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先后在广州和深圳开了店。深圳文和友在去年就传来过“暂停营业”的消息,重新恢复营业后走上了积极转型的道路。如今广州文和友也卷入了“撤离”风波。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一则建筑改造批前公告。公告显示的地址为广州文和友的所在之地,但根据拟调整方案效果示意图(示意图仅为示意图,要以最后审批意见为准),改造完成后却没有了广州文和友的踪影。那么,广州文和友难道就真的要闭店了吗?
文和友的扩张之路
从街边摊起步到在长沙小有名气,直到2018超级文和友的诞生,才让它彻底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占地5000平方米的怀旧场景布置和地道长沙美食,将老长沙的烟火气展现的淋漓尽致。2019年,超级文和友将门店面积扩建至20000平方米内设60多家长沙小吃。
据悉知,仅这一年就卖出了3000吨小龙虾,日均翻台率最高达到12次,平均排队时间超过3小时,接待顾客约1000万人次。趁着这股势头,文和友走出了长沙,2020年7月在广州开店,2021年4月在深圳开店。尽管在刚开业时都迎来极其火爆的场景,但是事与愿违,两家店目前都是高开低走,“水土不服”的危机在笼罩着异地文和友。
在最近,有媒体报道在工作日中午走访广州文和友,正值饭点却仅有4家门店正常营业,闭店率达80.77%。寥寥无几的食客完全不复当初的辉煌景象,与开业当夜排位数就突破2500形成鲜明对比。2021年还有报道称五一假期网上排号最多一天达到6000桌。文和友方面的相关负责人也对此进行了回应,称目前还在正常营业,暂时没有关店计划。
水土不服的文和友
广州文和友在开业之初复刻了80年代的老广州场景,为了突出繁华与市井烟火的对比,在选址上特地选在了CBD天河区的太古汇商场旁。然而部分网友并不买账直接指出“这种怀旧风只适用长沙,因为广州最不缺的就是旧房子老房子”。文化情怀行不通,那抛去吸引人的场景化氛围感体验,剩下的就只有单纯的餐饮。
在餐饮方面,即使引入了一些“老字号”,也没有得到本地人的认同,觉得无法代表广州这个城市。更别提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店还退出了。
文和友也早就察觉到了这些问题,并试图做出改变,2022年为了尝试融入本地市场,广州文和友将一楼餐饮主题改为了海鲜主题“华文港”,两三个月后还在三楼引进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剧本杀,但并没有改变“遇冷”的状态。
文和友联合创始人冯彬也曾表示,“我们到底是做小龙虾做湘菜,还是做粤菜,我到底是要把湖南的文化带出去,还是迎合广东文化,我们当时内部其实是不够自信的。”
未来,文和友就如何打破网红餐饮IP异地发展难以持续“长红”困境这一问题,仍需要继续思考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