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加蚌是感觉不到腥味的,此菜焯水时加入黄酒的主要目的是为加蚌增加酒香,同时融入中国风味,因为黄酒是中餐专用的调味酒。
成菜汤鲜味美,苋菜的加入使加蚌更加爽口。
青鱼片本是成本很低的食材,采用水煮鱼的方法初加工和烹调,鱼片细嫩、爽滑,客人丝毫不会认为这是低廉的食材。广东菜心炒制后垫底,再将鱼片放入,菜肴看上去份量很足,实际菜肴的成本并不高。
红薯如何能卖上高价?此菜借鉴粉蒸菜的技术,将红薯切成大块,用浓香的米粉包裹红薯一起蒸制。一笼菜还用不了一斤红薯,但是成品却饱满、实惠,入口香甜软糯,深受女士和小孩的喜爱。
三两牛里脊却做出了一大盘浓香的菜肴,一个简单的初加工方法让菜肴看上去丰富而实惠,提高毛利率的方法就这么简单。
这道笋的做法本身没有新意可言,但是用刨片机将笋片成薄如纸片的加工方法很有新意。
目鱼顶是什么东西?看到这款菜肴食客都会有这种疑问。其实,目鱼顶就是接近目鱼尾巴的那个部分,现在已经有厂家在专门销售这种食材了。
牛膝骨也是一种价格非常便宜的边角料,但是一般的食客都会认为它是一种特色食材。将其搭配土豆、圆葱一起烧制,成菜牛肉的香味特别浓郁,客人很喜欢。
在蒸制鸡菜时,此菜借鉴剁椒鱼头的做法,加入剁辣椒和蒜蓉蒸鸡,成菜香辣适口,给客人带来新感觉。一只鸡客人是吃不了的,而且成本比较高,所以在烹调时减少了鸡肉的用量,增加笋干作配料,不仅降低了菜肴的成本,而且荤素搭配,营养更美味。
烧刀鱼是一款很家常的菜肴,我们改变了刀鱼的初加工方式,将鱼肉片下,做成夹刀片,中间夹入用鲍汁煨好的白萝卜,油炸后搭配泰国鸡酱等调味。成菜看上去更加饱满,味道鲜美,而且没有一点鱼刺,吃起来口味相当好。
猪里脊上附着的肉筋质地很硬,一般都作为下脚料被扔掉了。此菜却将肉筋收集起来,搭配老豆角一起用高压锅压制,做好的肉筋有嚼劲,香味特别足,而且口味不错。这里还要说明的是,老豆角是夏天收集后冷冻的,当时的收购价只有1.8元/500克,而现在市面售价大概要9元/500克,大大地降低了菜肴成本。
东北人喜欢吃土豆丝,如何让这道菜可以多卖十几元呢?很简单,将去皮的土豆放在摇丝机上,轻轻摇动,又长又细的土豆丝立刻出现。此菜一经推出,就得到了食客的好评,一天的销量就有四五十份。烹调时,此菜还用野花菜调味,成菜味道奇特。